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门

标题包含
石门
神刻鬼凿石为门,九锁回环隠帝阍。 斸药采芝寻古路,清泉能漱乌能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神妙的时刻和奇幻的雕刻在岩石上筑起了一道门,有九把锁使得它曲折难寻,隐藏了皇帝宫殿的大门。人们通过挖草药寻找古老的道路,清澈的泉水不仅能漱口还能让人们的声音更清晰。
去完善
释义
1. 石门:中国地名,此处可指湖南石门县或四川剑阁的石门山。 2. 神刻鬼凿:形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处的“神”与“鬼”在古人眼中皆为造物者; 3. 石为门:以石块筑成门户,形象地描绘了山体的门户状; 4. 九锁回环:描述山路曲折,如同九道铁链般锁住行人去路; 5. 隠帝阍:隐喻难以寻访之地,“帝阍”象征皇宫,意指幽深难至的地方; 6. 斸药采芝:古代求仙者寻找长生不老草药的过程,此处代指进山寻幽; 7. 清泉能漱乌能言:形容山中泉水清澈,连乌鸦都能分辨出泉水可以洗口洗脸,暗示水之纯净。
去完善
赏析
《石门》这首诗描绘了石门这一自然景观的神秘与奇妙。首句“神刻鬼凿石为门”形容石门是由神奇的力量雕刻而成的,显示出其独特之处。第二句“九锁回环隠帝阍”则描述了石门迷宫般的构造,令人难以捉摸。接下来两句“劚药采芝寻古路,清泉能漱乌能言”则是诗人借石门这一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的感悟: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就像寻找古老道路的人们一样,需要不断的探索;而清泉和乌鸦的言语则代表着大自然的启示,引导我们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整首诗通过描绘石门这一神秘的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门》是明代诗人徐安国的一首古体诗,描绘了石门峡的景色。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 在这个时期,明朝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徐安国作为一位有理想的文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十分关心。他在游历石门峡时,看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慨万分,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描绘石门峡的诗篇。 在徐安国的时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徐安国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石门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石门》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时代的沧桑感,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