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翠阁
涧边蟠木岁时深,更著华亭倚翠阴。
风下四山蛟起舞,洞中搅动蛰龙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涧边的盘根错节的树木经过多年的生长,变得更加繁茂;在华亭处倚靠着翠绿的树荫,显得更加优雅宜人。当风吹过四面的山峰,犹如巨大的蛟龙起舞;而在洞穴之中,沉睡的巨龙也被搅动起它的心绪。
去完善
释义
【涧边】涧水边的意思。
【蟠木】盘曲的树木。
【华亭】地名,位于今中国上海市松江区。这里指代徐安国的家乡。
【倚翠阴】在绿荫环抱之中休憩。
【四山】四周的山岭。
【蛟起舞】形容风吹过山林,带来壮丽景观的景象。
【洞中】这里指的是舞翠阁。
【搅动】打扰。
【蛰龙心】指冬眠中的龙因被惊动而苏醒的心情。比喻天气骤变带来的气象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舞翠阁》徐安国
涧边蟠木岁月深,更著华亭倚翠阴。
风下四山蛟起舞,洞中搅动蛰龙心。
这首描绘了自然界壮观景象的古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涧边蟠木岁时深”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涧边的古树经历沧桑的过程,体现了生命的力量。而“更著华亭倚翠阴”则描绘了华亭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
接着,“风下四山蛟起舞”形象地描述了风吹过山间时的动感画面,让人仿佛能感觉到疾风卷起树木、吹散云雾的瞬间。最后,“洞中搅动蛰龙心”则通过神奇的想象表达出大自然神秘的一面,引起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将自然环境的生动、静谧与神秘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舞翠阁》徐安国
此诗创作于明代初年,正值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璀璨的时期。时值徐安国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期,他以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出入朝廷,文人墨客荟萃,交流广泛。在这个时期,受到宋朝词人辛弃疾的影响,他在诗词创作上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当时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