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河阳太师堂 其一

标题包含
题河阳太师堂 其一
自别三城十九年,重来旧迹总依然。 鲤庭兼是鱼符守,戏彩承颜慰目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从离别故乡已经过去了十九个年头,再次回到故地仍然感觉一切如故。曾经在鲤庭里嬉戏的时光和担任官职的日子都还记忆犹新,现在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尽享天伦之乐,真是安慰眼前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三城:古代地名,指的是洛阳、河中、陕州三地。这里是作者曾经担任官职的地方。 2. 十九年:指的是作者离开这三个地方,到再次重游的时间跨度。 3. 河阳太师堂:河阳,即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太师堂,指供奉或纪念太师的庙宇或建筑。这里是指位于河阳的太师庙。 4. 鲤庭:即周文王的儿子伯鱼的家。后世常以"鲤庭"作为子承父业的典故。 5. 鱼符:中国古代官员佩戴的身份凭证,用金属制成,上面刻有鱼的图案。这里代指官员身份。 6. 戏彩承颜:成语,意为陪伴父母,承欢膝下。这里用来形容孝养父母的美好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访河阳太师堂的情景,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首句“自别三城十九年”抒发了诗人在离别故地十九年后重回故地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接下来的“重来旧迹总依然”则是通过描述眼前的景象来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颔联“鲤庭兼是鱼符守,戏彩承颜慰目前”中,“鲤庭”寓意孝顺的子女在父母面前尽孝,这里的“鱼符守”则是指用兵符的方式防守河阳太师堂。诗人以“戏彩承颜”描述他和家人欢聚一堂的情景,表达了欣慰的心情。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身为一名官员,忠诚守护河阳太师堂的责任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河阳太师堂 其一》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文彦博所作。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80年至1052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王朝的繁荣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段时间里,文彦博的个人经历丰富多样。他曾任宰相,并两次出任枢密使,是当时朝政的重要决策者之一。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以其才学和品德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地位逐渐下降,晚年甚至被贬谪至外地。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同时,儒家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使得士人阶层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追求愈发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彦博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展示了一位政治家兼诗人的独特风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