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北梨
每到年头感物华,新尝梨到野人家。
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风不见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当新的一年到来时,我都能感受到万物生长的美好。在乡间田野的人家,我能品尝到新鲜的梨子。这梨子的甘甜与酸味中还带着中原地区独特的风味。然而,美好的春风却再也看不到那满树的花朵了。
去完善
释义
1. 尝:品尝;北梨:北方的梨子。
2. 年头:一年之始,即春季;感物华:感慨春天的美好景象。
3. 新尝:指品尝新鲜的食物;野人家:乡村农家。
4. 甘酸:甜中带酸的味道;中原味:中原地区的美味。
5. 肠断:形容悲伤到极点;春风:春天里的风;不见花:指看不到开花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尝北梨》描绘了诗人品尝北梨的情景。诗人首先提到“每到年头感物华”,意味着春天伊始,万物生机勃发,自然界的各种景象引起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接着,诗人以“新尝梨到野人家”描述了自己在农家品尝新鲜梨子的情境。通过“甘酸尚带中原味”这一句,表达了梨子虽然略带酸味,却仍然保留着其源自中原的味道,使人联想到梨子可能来自远方的黄河流域一带。最后一句“肠断春风不见花”则是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色而触发的感慨。诗人怀念过去所熟悉的中原风光,尤其是春天时盛开的梨花。如今虽然能品尝到来自中原的梨子,但却无法欣赏到满眼的梨花。诗人这种思乡之情与失去美好事物的遗憾之感,通过“肠断”一词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和对故土风光的回忆,以及因异地而不能目睹家乡美景的悲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尝北梨》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即公元1150年至120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灭亡的前夜,北方金国对南方的统治日益严重,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期,葛天民作为南宋末年的文人,其人生际遇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过着隐逸的生活,以诗酒为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感慨时事的诗篇。在这首《尝北梨》中,葛天民通过对北梨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家乡风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
在葛天民所处的时代,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双方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葛天民通过描述北梨的美味,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此外,他还通过对比南北梨的特点,暗示了南北两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差异。这首《尝北梨》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政治寓言诗,充分体现了葛天民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