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开井

标题包含
开井
小圃新穿土,中藏一丈空。 山腰泉脉透,井口树阴蒙。 浇药先资用,煎茶已见功。 甘凉羞自荐,汲许四邻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翻的土地上挖了一个小坑,没想到里面有一丈深的空间。山腰处泉水渗透出来,流入井口,树木的阴影覆盖了整个井口。用这个水浇灌药物效果很好,煎茶也能闻到清香的味道。这样的甘甜凉爽的水,我都不好意思独自享用,我希望我的邻居们也能一起品尝。
去完善
释义
《开井》注释: 1. 小圃新穿土:小圃,指小的农田或园地;穿,挖掘。这句意为新的土地被挖掘出来准备种植作物。 2. 中藏一丈空:一丈,长度单位,约3米;空,这里指挖掘出的空间。这句意为在地下挖掘出1丈深的空间作为水井。 3. 山腰泉脉透:山腰,山的中部;泉脉,泉水的水源通道。这句意为在山的腰部挖掘出水源通道。 4. 井口树阴蒙:井口,井的出口处;树阴,树木遮挡阳光形成的阴影。这句意为井口上方有树木遮挡阳光。 5. 浇药先资用:浇药,为植物浇水;资用,资生的作用。这句意为为植物浇水以助其生长。 6. 煎茶已见功:煎茶,煮茶;见功,见效。这句意为用水井的水煮茶效果良好。 7. 甘凉羞自荐:甘凉,甘甜清凉;自荐,自己推荐。这句意为水井的水味道甘甜清凉,无需自我推荐。 8. 汲许四邻同:汲,取水;许,允许;四邻,周围的邻居。这句意为允许周围的邻居一同使用这口井。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开凿水井、利用山泉泡茶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从挖土穿井到得泉取水的全过程,体现出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首先,“小圃新穿土”一句勾勒了新开垦的土地,为接下来的挖井场景铺垫基础。接着,诗人描述“中藏一丈空”的井口,形象地展示出井的深度与形状。接下来,诗人以“山腰泉脉透”和“井口树阴蒙”描绘出山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以及树木繁茂遮挡住阳光的景象。这些生动具体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井水清凉甘甜。而后两句“浇药先资用,煎茶已见功”则是诗人在描绘其用水灌溉草药及烧水煮茶的情景,展现出他对生活恬淡的热爱。最后,诗人通过“甘凉羞自荐,汲许四邻同”表达对邻里之间共享水源的向往,凸显出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和谐氛围。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对挖掘水井和煎茶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一派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开井》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5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政权在南方建立了稳定的统治,但北方领土仍在金国手中。南宋政权对金采取防御政策,但同时内部也面临著政治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而这首诗的作者葛天民正是生活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 葛天民原名岳甫,字无怀,号野堂。他年轻时曾在军中任职,后因战乱避难至温州一带,结识了当时的文人雅士,如叶适等人。在这期间,他开始接触诗歌创作,并逐渐成为一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质朴。 在《开井》这首诗中,葛天民描述了自己在家中开挖水井的情景。他通过对水井的开凿过程和对水质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既反映了葛天民热爱生活、关注民生的情怀,也展现了他对南宋社会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