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腊雪

标题包含
腊雪
片片嘉平瑞,无声有耿光。 来虽成顷刻,酿亦费商量。 天阔花无頼,风休絮不狂。 孤山林处士,魂在陇头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天喜庆的雪花纷纷扬扬,宁静之中散发出明亮的光辉。尽管它们飘落的时间短暂,但凝聚成雪的过程却经历了漫长的商量和酝酿。天地广阔,花儿倚仗雪景而美丽;风雪暂停,柳絮不再恣意飘荡。这片美景让我想起古代杭州孤山的林逋先生,他的灵魂一定也在欣赏这美丽的雪景。
去完善
释义
《腊雪》: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五言律诗,题目中的“腊雪”是指农历十二月(腊月)下的雪。 1. 嘉平:指农历十二月。 2. 瑞:吉祥的征兆。 3. 有耿光:这里形容雪花闪闪发光的样子。 4. 来虽成顷刻:意思是雪花虽然来得快,但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5. 酿亦费商量:意思是说雪花在酿造丰收时也是经过了各种复杂的程序。 6. 无頼:指花朵自由地绽放。 7. 絮不狂:指柳絮在风中悠然飘落。 8.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畔的一座小山,此处代指隐逸之地。 9. 林处士:指宋朝著名文人林逋,他在西湖边的孤山隐居,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身未仕。 10. 陇头香:指来自田野的花香。
去完善
赏析
《腊雪》这首诗描绘了冬天腊雪的美景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先,诗人以“片片嘉平瑞”来形容腊雪的美丽景象,嘉平瑞意为吉祥的征兆,表现了诗人对腊雪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用“无声有耿光”来形容腊雪的静美与光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随后,诗人又以“来虽成顷刻,酿亦费商量”来表达腊雪短暂易逝的特点,强调了生活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天阔花无頼,风休絮不狂”,诗人通过描绘无赖的花儿和安静的絮状物,进一步展现了腊雪带来的宁静与和谐。最后,诗人以“孤山林处士,魂在陇头香”作结,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意,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渴望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雪》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即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整个社会氛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变革与挣扎气息。 葛天民在南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骚客,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因个性使然,最终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一段宁静的田园生活。这种人生的曲折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界的敏感度极高,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葛天民所处的时代,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上,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外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对内则大力加强对人民的压迫剥削;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和人口的迁徙,南宋的经济状况相对较为萧条;文化上,由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新学派的兴起,南宋的文化氛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时代背景知识,为葛天民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腊雪》这首诗歌,正是葛天民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通过描绘腊月的雪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