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
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
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
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荷叶承接雨滴,傍晚山峦遮挡斜阳。
树荫下土地总是凉爽,水边微风最为清凉。
蝉声转移惊动喜鹊靠近,白鹭飞起忙着捕食游鱼。
独自静坐观察众多活动,悠闲度过夏日漫长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晓荷:清晨的荷花。
2. 晚岫:傍晚的山峦。
3. 障:遮蔽。
4. 鹊:喜鹊,一种鸟类。
5. 鹭:白鹭,一种水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风光图,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与美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以晓荷、晚岫、树荫、水边微风等元素,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诗中的“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两句,将动植物的动态融入到静谧的自然环境中,使画面更加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和观察,表达了对夏日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54年前后。此时的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但北方金国的威胁仍然存在,南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诗人葛天民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不少人生的起伏。他早年曾投身军旅,后因战乱而家破人亡,流落江湖。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然而,他也并未因此而消极避世,反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诗歌创作,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在《夏日》这首诗中,葛天民描绘了夏季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劳作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