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始参龙象种,终现马牛身。
再整冲冠髻,难忘漉酒巾。
散花天上女,拨草道中人。
寄语林和靖,非翁不卜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开始观察龙与象的本质,最终显现出马的劳碌与牛的勤劳。
再次整理发型如同怒发冲冠,难以忘怀擦拭酒的布巾。
以天女撒花比喻天上的女子,拨开草丛的贤者是有道之人。
告诉树林和宁静的环境,不是我这样的老人是不会选择成为邻居的。
去完善
释义
1. 龙象:佛教中的比喻,用来形容佛法高深或具有广大威力的事物。这里指佛教经典。
2. 马牛: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稷之马牛”,借指百谷。这里表示平凡的人生活。
3. 冲冠:头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4. 漉酒:用布滤去酒糟以取清酒。常用来形容文人隐士的悠闲生活。
5. 散花:佛教故事中的一种仪式。把花瓣散在佛像上,表示对佛的崇敬。
6. 拨草:走在杂草丛生的路上。这里喻指隐逸的生活。
7. 林和靖:宋朝著名隐士,通晓诗歌书画,一生未仕。
8. 非翁不卜邻: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之意,意为我选择住在这里,不愿意让世俗之人打扰。
去完善
赏析
《偶成》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咏物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龙的象征意义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态度。
首联“始参龙象种,终现马牛身”,意为起初像是龙象的高贵,最后却成为了马牛般的平凡。这两句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常与无奈,表达出人生的起起落落。
颔联“再整冲冠髻,难忘漉酒巾”,意味着即使生活中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忘初衷。诗人通过对“冲冠髻”和“漉酒巾”的描绘,表达了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颈联“散花天上女,拨草道中人”,描述了神仙女子播撒鲜花、道士挥剑斩妖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正义的坚守。
尾联“寄语林和靖,非翁不卜邻”,则是对宋代隐士林逋的怀念。诗人表示,如果不是像林逋这样的高人雅士,他是不愿意与他们为邻的。这表明诗人向往的是那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精神升华的生活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12世纪中期,即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如靖康之耻、南北宋交替等。
在葛天民的一生中,他曾在南宋朝廷担任过官职,但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他的诗作多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在这首《偶成》中,葛天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时期的文学界出现了许多著名诗人,如陆游、辛弃疾、杨万里等。他们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变迁。同时,这个时代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尤其在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