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酒肆
碧床酒盎香拍浮,吴姬粉醉不识愁。
黄金手挥博歌头,夜半春回杨柳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绿床上斟满美酒香气飘散,吴地的女子沉醉在这美妙时刻不知忧愁。手中握着黄金筹码高声歌唱,春风在夜半悄然吹拂杨柳依依的小楼。
去完善
释义
《醉书酒肆》注释:
1. 碧床:指绿色的床铺或坐席。这里可能是形容酒店的环境和氛围。
2. 酒盎:古代的一种盛酒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酒的香气弥漫。
3. 吴姬:指江苏一带的女子,这里的“吴”是古代吴国的地域范围。
4. 粉醉:形容女子醉酒后的娇柔媚态。
5. 不识愁:表示无忧无虑,心情愉悦。
6. 黄金手挥:形容挥金如土的豪放行为。
7. 博歌头:指唐代杜甫的一首诗《赠花卿》中的名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夜歌声春草绿。”这里用来说明酒肆中歌舞升平的景象。
8. 春回:春天来临的意思。
9. 杨柳楼:代指繁华的酒楼娱乐场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饮酒狂放的古诗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酒肆里的狂放态度,以及其对美酒和歌舞的热爱。“碧床酒盎香拍浮”描述了酒肆里飘荡着的浓郁的酒香,暗示了诗人沉浸其中的放纵氛围。“吴姬粉醉不识愁”则通过描绘美丽而沉醉的舞女形象,传达出诗人对酒肆之中欢愉生活的陶醉。“黄金手挥博歌头”表达了诗人挥金如土的气派,显示了诗人饮酒作乐的豪爽性格。而“夜半春回杨柳楼”则意味着诗人在这酒肆之中度过了美好的夜晚,欣赏着窗外的春景。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浓厚的笔墨展现了诗人热爱酒肆、放纵不羁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书酒肆》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描绘饮酒作乐情景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之乐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
首先,从诗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大致创作于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宋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繁荣,但同时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
其次,结合葛天民的个人经历,他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并不顺畅。据史书记载,葛天民曾任县令,后因种种原因被罢官,流寓杭州,过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最后,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南宋时期的社会氛围相对宽松,文人墨客喜欢以饮酒为乐,相互唱和。这种风尚使得葛天民在《醉书酒肆》中尽情描绘了饮酒作乐的欢快场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的自我慰藉和解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