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用天竺韵
寒食少逢天气佳,十朝九日雨如麻。
新巢唯有燕生子,小巷已无人卖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日子很少遇到好天气,连续十天里有九天都在下雨。新的巢穴中只有燕子在孵化小燕,小巷里已经没有人来卖花了。
去完善
释义
1. 寒食:指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
2. 天竺韵:指天竺寺的钟声。这里借指吟咏的声音。
3. 十朝:十天。
4. 九日:九天。
5. 雨如麻:形容雨水繁多。
6. 新巢:刚建好的窝。
7. 燕生子:燕子的孩子。
8. 小巷:狭窄的街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首句“寒食少逢天气佳”告诉我们,在这个时节,天气并不总是晴朗,而是时有阴雨。接下来,诗人通过“十朝九日雨如麻”形象地描述了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雨滴像麻线一样密集地从天空降落。这种天气状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正如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所写:“新巢唯有燕生子,小巷已无人卖花。”由于持续的雨天,人们减少了户外活动,因此燕子可以自由地在新建的巢穴中繁殖后代,而小巷里则不见卖花人的踪影。这首诗以细腻的手法展示了寒食节期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锐观察和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用天竺韵》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诗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葛天民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他原本是一位士人,后来因战乱流离失所,走上了游历四海、结交名士的道路。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验了各种生活百态,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人生经历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末期正值金兵南侵,国家形势危急。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环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他也借诗歌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