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居

标题包含
幽居
远怀日与静相宜,山色窥帘涧撼扉。 野草自花聊献笑,重云不雨谩垂衣。 人间事业难争长,睡里工夫独造微。 却怪蒙庄犹寐语,梦为胡蝶未忘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度日与宁静相映成趣,山色映入窗帘,涧水轻拍门扉。 野花在草丛中独自绽放微笑,厚重的云朵低垂却不下雨。 世间纷繁的事业难以争胜长短,梦里的小工夫却能领悟深奥。 奇怪的是庄子还在梦中呓语,幻化成蝴蝶却未忘记世间机巧。
去完善
释义
1. 幽居:指隐居之地。 2. 日与静相宜:日常与清静环境相适宜。 3. 山色窥帘:山色透过帘子映入室内。 4. 涧撼扉:涧水冲击门扉的声音。 5. 自花:自己开花,即自然生长之意。 6. 聊献笑:随意开放,只为带来微笑。 7. 重云:浓厚的云层。 8. 不雨谩垂衣:虽然不下雨,但云层仍然低垂。 9. 人间事业:尘世中的事务。 10. 难争长:难以长久。 11. 睡里工夫:睡觉时的精神修养。 12. 独造微:独自达到微妙之境。 13. 蒙庄:庄子,名周,字子休,世称“蒙庄”。 14. 犹寐语:仍在梦中说话。 15. 梦为胡蝶: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16. 未忘机:指庄子并未忘记在尘世中争取名利。
去完善
赏析
《幽居》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宁静的山水为背景,描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全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庄子梦境的赞美。 首联“远怀日与静相宜,山色窥帘涧撼扉”,表达了诗人与静适宜的状态。他居住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每日欣赏着山色美景。这样的生活让诗人感到宁静而愉悦。 颔联“野草自花聊献笑,重云不雨谩垂衣”,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野草和野花在春风中绽放笑容,虽然天空中的乌云并未降雨,但它们依然默默地覆盖在天空中。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神奇。 颈联“人间事业难争长,睡里工夫独造微”,揭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观念。他认为人世间的名利纷争都是短暂的,只有在梦中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这里的“睡里工夫”指的是庄子的梦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认同。 尾联“却怪蒙庄犹寐语,梦为胡蝶未忘机”,是对庄子梦境的赞美。庄子梦见自己化身为蝴蝶,这象征着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烦恼,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尽管庄子已经悟出了这个道理,但他仍然无法忘怀尘世之事。这说明诗人虽然向往隐逸生活,但依然无法完全割舍与尘世的关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居》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幽静居所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以下是我为这首诗创作的背景: 葛天民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繁荣时期。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擅长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然而,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葛天民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施展,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时常感到怀才不遇。 在他的晚年,葛天民选择在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的生活,以此逃避世俗的烦恼。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诗中,他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自己幽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这种心境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