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道安
相将除夜南风起,鴈已声声向北飞。
骤暖定知为雪骨,瘦年终不似冬肥。
日来病可方开酒,节下春回稍减衣。
正好伴公湖上去,孤山观里看梅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年的除夕夜吹起了南风,大雁已经按捺不住纷纷北飞。
突然的温暖一定是因为要下雪了,瘦弱的一年可没有冬天那么丰满。
近来病痛好了可以开始喝酒了,春节来临天气稍微暖和一些也可以减些衣物了。
这个时候正好陪伴您去西湖边上散步,在孤山上的道观看完梅花再回来。
去完善
释义
《简道安》是宋代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部分词句的注释:
1. "相将除夜":"相将"表示将要临近,"除夜"是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就是除夕之夜。
2. "南风起":"南风"指南方的温暖风,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3. "雁已声声向北飞":"雁"指的是大雁,"北飞"是指大雁从南方向北方迁徙过冬。
4. "骤暖定知为雪骨":"骤暖"指气温突然升高,"雪骨"是指积雪融化后露出的地面,这句诗的意思是气温骤暖是因为积雪开始融化。
5. "瘦年终不似冬肥":"瘦年"指冬天,"冬肥"指冬天的丰收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冬天虽然寒冷但并不像丰收的秋天那样富饶。
6. "日来病可方开酒":"日来"指最近,"病可"指病情有所好转,"方开酒"指才开始喝酒,这句诗的意思是最近病情有所好转,可以开始喝酒了。
7. "节下春回稍减衣":"节下"指节气交替的时候,"春回"指春天到来,"稍减衣"指稍微减少衣物,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可以稍微减少衣物了。
8. "正好伴公湖上去":"正好"指恰好,"伴公湖上"指在西湖边上陪伴友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恰好可以在西湖边上陪伴友人。
9. "孤山观里看梅归":"孤山"位于浙江杭州西湖中,是一个著名景点,"观里看梅"指在孤山观梅赏景,这句诗的意思是一起在孤山观梅赏景然后回家。
去完善
赏析
《简道安》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在诗中以季节变换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相将除夜南风起,雁已声声向北飞”,描写了除夕之夜,南方吹起了温暖的南风,大雁们纷纷向北飞翔。这里通过“南风起”和“雁北飞”的对比,表现了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律动。
颔联“骤暖定知为雪骨,瘦年终不似冬肥”,诗人通过“骤暖”和“雪骨”的对比,表达了虽然冬天过去了,但是春天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一派生机,反而显得更加瘦弱。这里揭示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颈联“日来病可方开酒,节下春回稍减衣”,表达了诗人近日病情有所好转,可以开始饮酒;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回暖,也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尾联“正好伴公湖上去,孤山观里看梅归”,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在西湖边欣赏梅花的美景。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之,《简道安》这首五言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友情和美景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简道安》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道安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境。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诗人,如陆游、辛弃疾等。葛天民作为这个时期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次,关于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人生际遇,我们可以了解到葛天民在当时可能正处于一个较为宁静的生活环境。他与其他诗人不同,没有太多的功名欲望,而是更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品质。这种心境使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个性特点。
最后,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一方面,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平静和修养,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文人气息。这种时代背景为葛天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能够在这首诗歌中抒发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