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
耿耿思田舍,攸攸倚钓竿。
一犁歌短阕,十口饭长安。
老觉驱驰倦,生知稼穑难。
画图诗卷在,留与后人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念遥远的乡村田园,闲暇时依傍着钓鱼竿。
耕作歌唱短短的词曲,十口之家温饱长安。
日渐衰老觉得奔波疲惫,生活艰辛深知耕种不易。
留下这诗歌画卷,供后来者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耿耿:形容明亮的样子或喻指思念之情。这里表示作者一直想着田舍生活。
2. 攸攸:无拘无束的游荡样子。这里描述作者悠然自得地垂钓。
3. 一犁:指耕作,“一犁歌”是指农忙时的歌声。
4. 短阕:篇幅较短的诗歌。这里以“一犁歌短阕”表达农田劳作之歌。
5. 十口饭长安:意味着全家靠务农得以生存。“十口”表示家人众多,“长安”即安居乐业。
6. 老觉驱驰倦:年老的自己感到奔波劳碌已经疲倦不堪。
7. 生知稼穑难:生来就知道农耕之艰难。
8. 画图诗卷:作者用画作和诗篇记录下田园生活,以便后人观看了解。
去完善
赏析
《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作品。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艰辛的体察。
首联“耿耿思田舍,攸攸倚钓竿”,写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耿耿”表示执着于内心所想,表达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切眷恋;“攸攸”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与垂钓相联系,传达了诗人向往宁静、恬淡的生活氛围。
颔联“一犁歌短阕,十口饭长安”,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一犁歌”是指耕者一边劳动,一边唱山歌以消除疲劳。“短阕”指简短的歌谣。“十口饭长安”意味着全家十口人依靠耕种获得温饱。诗句表现出田园生活的繁忙与劳苦。
颈联“老觉驱驰倦,生知稼穑难”,进一步强调农耕的辛苦。诗人从年老的角度感到疲于奔波,又深知农作的艰辛。这里既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也传达出作者对农业社会现实的深刻认知。
尾联“画图诗卷在,留与后人看”,表明这幅图画和这首诗的价值。通过留给后世人们观看,使他们对农耕生活有更直观的了解,也是对民生疾苦的警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56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葛天民的家乡浙江临海正处于战乱的边缘。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使江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葛天民作为一位诗人,他并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一幅画来表达自己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诗中,葛天民以“一犁春雨”为主题,表达了农民在春天播种时的喜悦和期待。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和平年代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葛天民本人的人生态度,即使生活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努力耕耘,期待着丰收的那一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