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南翔寺

标题包含
题南翔寺
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转。 深禅空忆祖师齐,昔有老堪今有远。 我趁江鸥访远公,远公不有湖天晚。 七岁驱凫有几房,三百苾蒭无半面。 殿阁参差高入云,一堂可著千僧饭。 古柏槎牙不记年,柯如屈铁色苍藓。 古意偏关倦客怀,归舟有句无人遣。 明日中流遇阿英,连宵细说南翔院。 少待崇莲宝塔成,春风共看巢梁燕。 我欲婆娑借数椽,子当力学如吾愿。 一任江花恼杀人,闲边自数飞花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南翔,始建于梁天监年间,白鹤不回归江水流转不息。 深深禅意,怀念着齐禅师,昔日的老者如今已远去。 我乘着江鸥拜访远公,远公所处之地已是湖天一色,夜幕降临。 当时年仅七岁的远公驯养了很多水鸟,供养了三百名僧人。 宏伟的殿堂、楼阁高耸入云,可容纳上千僧人用餐。 古树参差,枝杈如同屈铁,树皮被苍苔染成青色。 此情此景令疲倦的旅客心生古意,然而归舟之人却无法传达这美妙的诗句。 明天在中流会遇到阿英,她会将南翔的故事连夜讲述给我听。 等到崇莲宝塔建成时,我们一起在春风中欣赏燕子筑巢。 我想在那借宿几夜,而你应当努力学习,实现我的期望。 任凭江边的花儿使人烦恼,我在闲暇之时会数那些随风飘落的花瓣。
去完善
释义
1. 南翔:这里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南翔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 2. 梁天监:即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第二个年号,也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 3. 白鹤:可能指的是白鹤观,位于杭州西湖边的著名景点。 4. 深禅:指禅修之深,即进入深深的禅定状态。 5. 祖师齐:可能是指禅宗五家之一的沩山灵佑禅师,他在南翔寺附近建有佛堂,被誉为“齐祖”。 6. 老堪:可能指的是在南翔寺附近的老年佛教徒。 7. 江鸥:一种水鸟,生活于湖泊、江河等地。 8. 远公:此处可能指晋代著名文人陶潜,字渊明,别号“远公”,因其诗文中多描写田园生活,故以“远公”称之。 9. 七岁驱凫:指南翔寺周边的自然风光。 10. 苾蒭:原指佛教中的比丘尼,此处泛指僧人。 11. 殿阁:指寺庙的建筑。 12. 古柏:古老的柏树。 13. 槎牙:枝杈交错的样子。 14. 古意:指古雅的风味。 15. 倦客:厌倦了世俗生活的人。 16. 归舟:指返航的船只。 17. 有句:作诗。 18. 中流:河流中央。 19. 阿英:传说中的神女,也可能指高僧大德。 20. 崇莲宝塔:可能指的是南翔寺内的崇莲塔。 21. 婆娑:形容枝叶扶疏的样子。 22. 数椽:几间房子。 23. 力学:努力学习。 24. 一任:听凭。 25. 江花:江边的花。 26. 飞花片:飘落的花瓣。
去完善
赏析
《题南翔寺》是南宋诗人葛天民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对南翔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禅意的追求。以下是诗的赏析: 首联“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转”,诗人提到南翔寺始建于梁朝的天监年间,然而白鹤并未归来,江水仍在流淌。这里的“白鹤不归”可以理解为寺院的变迁,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深禅空忆祖师齐,昔有老堪今有远”,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祖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寺院的历史变迁。昔日的南翔寺已经远去,现在的南翔寺也已发生了改变。 颈联“我趁江鸥访远公,远公不有湖天晚”,诗人以江鸥比喻自己,以远公喻指寺中的高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高僧的交流。 尾联“古意偏关倦客怀,归舟有句无人遣”,诗人表达了对古意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虽然身边有无数诗才,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南翔寺》是南宋诗人葛天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南翔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 创作时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人生际遇:葛天民,字无怀,号横塘老人,浙江湖州人。他年轻时曾参军,后因战乱而回到家乡。在晚年时期,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交好。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葛天民已经退休,过着隐逸的生活,常常游历山水,探访古迹。 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国和蒙古帝国的威胁之下,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化却相当繁荣,许多文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隐居生活,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感慨。南翔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刹。在当时,寺庙往往成为了文人墨客游历抒怀的场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