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村晚兴

标题包含
湖村晚兴
残霞伴孤鹜,远烧杂斜晖。 秋向诗中出,人从画里归。 柳塘双桨急,茅舍一灯微。 小艇穿篱入,蒲蓬正拥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晚霞伴随着孤独的野鸭,远方的火烧夹杂着夕阳的余晖。 秋天的景色在诗句中展现,人们仿佛从画中回到现实。 柳树下的小船划得飞快,茅草屋里的一盏灯光微弱。 小艇穿过河畔进入村庄,河边的蒲草正好遮挡了门户。
去完善
释义
《湖村晚兴》注释: 1. 葛天民:宋代诗人,本名葛立,字无怀。 2. 残霞伴孤鹜:残霞,即将消失的晚霞;孤鹜,孤单的野鸭。 3. 远烧杂斜晖:远烧,远方的火焰或烟雾;斜晖,夕阳的余晖。 4. 秋向诗中出:描述秋天在诗歌中的体现。 5. 人从画里归:描述人在画面中的形象。 6. 柳塘双桨急:柳塘,柳树下的池塘;双桨,指船桨。 7. 茅舍一灯微: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一灯微,微弱的一盏灯。 8. 小艇穿篱入:小艇,小型的船只;穿篱,穿过篱笆。 9. 蒲蓬正拥扉:蒲蓬,用蒲草编制的屋顶;拥扉,指门扉紧闭。
去完善
赏析
《湖村晚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闲适的心情。诗人通过对“残霞”、“孤鹜”、“远烧”、“斜晖”等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同时,通过“诗中出”、“画里归”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柳塘”、“双桨”、“茅舍”、“一灯”、“小艇”、“穿篱”、“蒲蓬”等事物的刻画,生动地展示了湖村的美丽景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村晚兴》是南宋诗人葛天民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湖村宁静美丽的傍晚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江南地区相对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江南水乡的农业和手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其次,我们来了解在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葛天民(约1168-1241),字无怀,自号云巢,为南宋中期著名的文人、学者。他在年轻时曾中过举人,但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后来辞官归隐,以书画、诗词为伴,过着清闲的乡村生活。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对乡村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我们来看下与作者有关的同时间段时代背景知识。在南宋时期,中国文学界兴起了一股“山水田园诗”的热潮,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此,通过描绘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葛天民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