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龙泓洞

标题包含
龙泓洞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 怪石虎踞蹲,老枿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 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 每逢岁旱干,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 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是何等险峻,想要攀登就必须抓住藤蔓。 奇怪的石头像老虎一样蹲着,树根如虬龙般曲折。 山中有一个古老的洞府,就像天然形成的一样。 它自从天地开辟就存在了,日夜交替中自然昏暗与光明。 神龙在这里潜伏,口吐雷电,水花四溅。 每逢干旱年景,山中的长者必定会来祈求降雨。 顾盼之间,层层云朵生出,河流欢跃着奔腾不息。 什么时候能感激鱼虾的神力,雷霆声响彻浩瀚的水域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兹山:这个山。兹,这。 2. 巍巍:高大的样子。 3. 扪萝茑:攀登覆盖着藤蔓的山径。扪,摸,攀援。萝,藤蔓植物。茑,一种常绿灌木。 4. 怪石:奇特形状的石头。 5. 虎踞蹲:形容石头像老虎蹲踞一样。 6. 老枿:枯死的树桩。 7. 虬夭矫:形容树木盘曲生长。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龙。 8. 洞天:道教所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9. 劖然:形容天然形成的样子。 10. 开辟:开天辟地,指天地形成之时。 11. 雷玉:雷电击打的石头。 12. 淼淼:形容水流宽广的样子。 13. 岁旱干:每年干旱的时候。 14. 山老:山神。 15. 见祷:被祭祀。 16. 顾盼:回头看。 17. 层云:层层云朵。 18. 撖舞:舞蹈的动作。 19. 百川倒:形容百川汇聚的景象。 20. 谢鱼虾:告别鱼和虾。 21. 昂雷:高昂的雷声。 22. 腾浩渺:翻涌起广大的水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胡志道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龙泓洞周边的景物和故事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神奇景象的赞美。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开头两句以雄伟的山峦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这座山的愿望,同时也为下文铺垫了神秘的氛围。 "怪石虎踞蹲,老枿虬夭矫。"这两句诗人通过刻画山的形态,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势险峻、石怪木奇的特点。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这句说明山中的古洞天是天工之作,自然而然形成,为下面的主题做了铺垫。 "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这句意味着这个古洞自从天地开辟以来就存在,如同日月交替一样永恒,表现出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这两句则描绘了神龙在此潜藏的形象,以及它口吐瀑布的景象,充分展示了龙泓洞的神秘魅力。 "每逢岁旱干,山老必见祷。"这两句讲述了当地百姓在干旱季节向龙泓洞祈祷求雨的习俗,反映出人民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这两句渲染了神龙祈雨时的壮丽场景:抬头一看,层层云朵升腾;俯瞰大地,江河奔腾。诗人运用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壮观景象。 "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神龙能够感恩并实现人们的期望的期待,同时也预示了未来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丰富,充满想象,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泓洞》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胡志道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龙泓洞》时,胡志道正身处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此时的临安城繁华盛世,文人墨客云集,诗人们在山水间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龙泓洞作为杭州的一处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访。 胡志道在这首诗中描绘了龙泓洞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广大领土沦陷于金国,许多文人士大夫流亡江南,他们怀念故土,担忧国家的命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志道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