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岩
谁炷清香礼少君,数声金磬梦中闻。
起来闲把青衣袖,裹得栏干一片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在点燃清香礼拜少年郎,梦中的数声金钟悠扬。
醒来随意挥动青衣袖,仿佛包裹着栏杆的一片白云。
去完善
释义
1. 炷:烧、点燃。这里表示燃烧的香气。
2. 清香:香气清淡的烟雾。
3. 礼:致敬,这里表示尊敬和敬重。
4. 少君:赵少君,赵师秀的友人。
5. 金磬:金属制的磬,一种打击乐器。
6. 青衣:古人穿的一种青色衣服。
7. 裹:覆盖,掩盖。
8. 栏干:栏杆。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白石岩”为题,构思巧妙,境界开阔。开篇便描绘了谁在高处祭祀的场景,通过“清香”、“礼少君”等词句展现了诗人在幽静山林间的宁静心境。接下来,“数声金磬梦中闻”一句引入了梦境,使得诗篇更具神秘色彩,表达出诗人的内心独白。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从梦幻中醒来后的悠闲生活,通过对衣袖的细腻描写以及“栏干一片云”的画面展现,令读者感受到了诗意盎然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是赵师秀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石岩》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1140年-1200年),正值宋朝国势衰微,战乱频繁的时期。赵师秀作为一位诗人和官员,他的人生际遇也颇受时代影响。
在赵师秀所处的时代,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国家内外交困。然而,这也激发了文人士大夫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责任感。在这种背景下,赵师秀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石岩》一诗通过对白石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宁静的追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石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流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