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壁观□道士诗卷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游人只是游晴昼,烟雨朝昏尽属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眼望去,桃花红得如同锦绣一般,两岸的杨柳绿意盎然仿佛要与云朵相媲美。游客们只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游玩,而无论是烟雨朦胧的早晨还是黄昏,这一切都属于您。
去完善
释义
《题四壁观□道士诗卷》这首诗中涉及到的词句注释如下:
1. 题四壁观:这里指道士在寺壁上画的山水画。“四壁”意为寺壁,而“观”是道家对山水景物的称谓。
2. □:应指道士的名字。
3. 一观桃花红似锦:描述了画中桃红色泽鲜艳如锦绣的情景。
4. 两堤杨柳绿于云:描绘了堤岸边的杨柳翠绿如画,如同云彩一般。
5. 游人只是游晴昼:形容游人在晴天游览美景。
6. 烟雨朝昏尽属君: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士画作的理解,认为无论是烟雨朦胧还是阳光明媚,都是属于道士的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四壁观□道士诗卷”,可以看出诗人以道士的身份在诗歌中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观察到的自然景象。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桃花红艳如锦,以及两岸的杨柳绿意盎然,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进一步强调,只有那些欣赏晴天白昼的人才是游客,而烟雨中的朝霞与黄昏却都属于道士。这暗示了诗人将生活的哲理寄托在了自然之中,表达了在雨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的渴望。因此,这首诗以其独树一帜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力和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题四壁观□道士诗卷》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作品。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期,即公元12-13世纪之交。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衰微,北方金人势力强大,战争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师秀作为一位文人,深感忧虑和悲痛。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曾任职于官场,但终因对时局的失望而辞官归隐。在他的隐居生活中,他与道士交游,共同探讨诗文之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描绘道士诗卷的诗歌,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