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潘景参赴利路帐干

标题包含
送潘景参赴利路帐干
蜀道如天远,携家难计程。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 戍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 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巴蜀之路如同天堑般遥远,带着家人前行难以计算行程。 如果不经过三峡,就可以避免听到几处山间猿猴的悲鸣。 边戍的山间野花稀疏,栈道空寂,山中春雨声淅沥。 我们有着相同的际遇和孤寂,这次离去,愿你能功成名就。
去完善
释义
1. 蜀道:指四川地区到陕西的山路,以险峻著称。 2.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段峡谷,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路通道。 3. 戍:指古代的边防驻军。 4. 栈:栈道,古代在山崖上凿孔架木供人行走的交通设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写给朋友潘景参的一首送别诗。全诗情感深沉,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关怀与期许。 首联以“蜀道如天远”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蜀地的道路遥远艰险,“携家难计程”则传达了友人携家带口,远行的艰辛。接着,颔联诗人劝诫友人不要经过三峡,以免听到凄厉的猿猴之声,这既表达了对友人安全的关心,又巧妙地带出了友情深厚的隐含信息。 颈联中的“戍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为实景描绘,戍楼、栈道、山雨都透露了友人即将跋涉的险阻路途。尾联则是诗人向友人的寄语:虽然二人同样身世孤独,但希望这次远行能让友人功成名就。这里既有临别的祝福,也有自己未能得志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歌以描摹友人出行情境为主线,寄寓了自己诚挚的关爱之情,语言质朴,情感深厚,充分体现了诗人作为语文老师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潘景参赴利路帐干》是南宋诗人赵师秀所作的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是公元1250年左右。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蒙古军队不断南侵,社会动荡不安。赵师秀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如愿及第,最终在年近五十时才得以进士及第。然而,他并未因此得到重用,而是被任命为地方官吏,远离政治中心。 潘景参是赵师秀的好友,二人感情深厚。在这首诗中,赵师秀表达了对潘景参即将远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好友未来的担忧。他希望潘景参能够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首诗既体现了赵师秀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