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国清

标题包含
宿国清
残灯吹了闭禅关,风约孤萤落砌间。 本为饮茶妨睡早,强寻诗句拟寒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把蜡烛吹熄,关闭禅房之门,深夜的风带着孤独的萤火虫落在石阶上。早早地因为喝茶而不能入睡,勉强寻找诗句来描绘寒冷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宿国清:诗人以“宿国清”为题,表达了他在国清寺过夜的情景。其中,“宿”是过夜的意思,“国清”是指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胜地。 2.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火。这里指夜晚将要结束,天色渐明。 3. 禅关:禅房,指僧人居住的房间。这里指诗人在国清寺的住处。 4. 风约:被风吹动。这里形容孤萤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5. 砌间:台阶之间。这里形容孤萤落在台阶上的情景。 6. 本为:本来是因为。这里表示诗人原本因为饮茶而失眠,想要寻找诗句来表达这种感受。 7. 妨:妨碍,打扰。这里表示饮茶影响了诗人的睡眠。 8. 强寻:勉强寻找。这里表示诗人努力寻找诗句来表达他的感受。 9. 拟:模仿,仿效。这里表示诗人试图模仿寒山的诗歌风格。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宿国清》中,赵师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夜景图。首句“残灯吹了闭禅关”,以“残灯”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吹了”一词则透露出了一种萧瑟的氛围,使得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进入禅定的状态。 次句“风约孤萤落砌间”,通过“孤萤”这一意象,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风约”一词巧妙地传达了夜晚的微风拂面之感,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而“落砌间”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寂静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本为饮茶妨睡早”,揭示了诗人深夜不眠的原因——品茶。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雅趣,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与前面的禅定氛围相呼应,使得整首诗显得更为和谐统一。 最后一句“强寻诗句拟寒山”,通过对“寒山”的比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强寻”并非强迫,而是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执着。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宿国清》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赵师秀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气质。他在描绘宁静夜景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超脱世俗、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国清》是南宋诗人赵师秀所作的一首描绘佛寺夜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公元1180-1220年),当时赵师秀正值中年,任浙江台州府通判。 在这段时间里,赵师秀经历了从仕宦到隐退的人生转折。他在年轻时进入仕途,但随着南宋政治腐败加剧,他逐渐对官场失去信心,转而寻求心灵上的寄托。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游历佛教寺庙,感悟禅宗思想,寻找内心的宁静。这首《宿国清》就是他在国清寺夜宿时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心境。 在南宋时期,佛教文化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许多士大夫都将佛学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国清寺位于天台山东南麓,始建于隋代,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赵师秀在游历国清寺时,感受到了寺庙的庄严气氛和禅宗哲理的深远影响,从而创作出这首描绘寺庙夜景的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