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汤巾
黄金榜内人,枉刺忽相亲。
怪得名差异,吟来句极新。
独眠秋寺雨,罕踏帝城尘。
何限高科客,因容不重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金榜中的人,突然间似乎互相了解。
令人诧异的是名字的差异,当他们开始吟诵诗句时,一切听起来都是如此新颖。
在秋天的寺庙里独自睡觉,很少涉足帝城的尘土。
无论是高科的士子还是其他,都应该被包容,不介意自己的身份。
去完善
释义
1. 黄金榜:指科举考试发榜时的榜单。这里代指科举考试。
2. 刺:名片。古代拜访别人时,先在名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来访的目的,称为“投刺”。
3. 忽:突然。
4. 名差异:指名字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
5. 吟来句:指诗句。这里的意思是汤巾的诗句非常新颖。
6. 独眠:独自睡觉。这里用来形容汤巾的孤独。
7. 秋寺:秋天的寺庙。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寂静和萧瑟。
8. 罕踏:很少涉足。这里用来形容汤巾较少与人交往。
9. 帝城:京城。这里用来形容京都的繁华。
10. 尘:尘土。这里用来形容俗世的纷扰。
11. 何限:无限。
12. 高科客: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人。
13. 因容:指由于外貌等原因。
14. 不重身:不看重自身。这里用来形容汤巾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赠汤巾》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诗人的形像、经历和性格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薄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首联“黄金榜内人,枉刺忽相亲”,以金榜题名为例,意在说明世间的功名荣耀都是虚妄。虽然榜上有名,却并无实际意义。然而,诗人却在无意中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识相知。这种对比显示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
颔联“怪得名差异,吟来句极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的独特理解和赞美。诗人认为,他的诗歌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诗句。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颈联“独眠秋寺雨,罕踏帝城尘”,描述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状态。在秋雨绵绵的季节里,诗人独自在寺庙中安睡;他很少涉足繁华的京城,不愿意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这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尾联“何限高科客,因容不重身”,则以反问的语气,再次表达了对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汤巾》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赠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正值南宋晚期。赵师秀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此后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和诗歌创作。
在《赠汤巾》创作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国土沦丧的危难关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但赵师秀却因对时政失望而选择了归隐。在此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汤巾远行的关切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