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夜泊寄赵昌甫
蓍草占秋动,逢秋早得归。
本非为事迫,不欲与心违。
波浄孤萤度,宵凉数叶飞。
远怀高卧者,微月闭松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白话文中:
在秋天占卜的风吹动着蓍草,每逢秋天都会早早归来。这并不是因为事情的紧迫,而是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意。夜晚清澈平静,孤独的萤火虫穿过了水面,秋天的晚上有些凉意,几片叶子飘落下来。思念着远方的隐居之人,月亮升起时悄悄关上松树下的门。
去完善
释义
1. 贵溪:位于江西省贵溪县内的信江畔,有驿馆建于水边;这里也是赵师秀在作这首诗的地方。
2. 赵昌甫:赵师秀的朋友,也是一位诗人,此诗是寄给赵昌甫的。
3. 蓍草占秋:用蓍草来占卜秋天的吉凶。
4. 动:有变动或变化的意思。
5. 本非为事迫:本意并非是因为事情急迫而要离开。
6. 不欲与心违:不愿与自己内心的想法相违背。
7. 波浄孤萤度:水面平静,只有萤火虫在水面飞舞。
8. 宵凉数叶飞:夜晚凉爽,树叶飘落。
9. 远怀高卧者:在此地怀念远离尘世的高人。
10. 微月闭松扉:指夜深之时,月亮被松树遮挡而显得昏暗。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贵溪夜泊寄赵昌甫》中,赵师秀以他独特的诗韵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表达了自己在秋天时的情绪和心情。诗中的“蓍草占秋动”一句,描述了秋天的开始,暗示诗人已经开始感知到季节的变换。随后,诗人提到“本非为事迫,不欲与心违”,这表达了他的决心:尽管周围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影响,但他依然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被外部事物所左右。
接下来,赵师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波浄孤萤度,宵凉数叶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清澈的水面、孤独的萤火虫以及随风飘落的树叶。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展现出了秋天特有的美景,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远怀高卧者,微月闭松扉”。这两句诗意味着,尽管自己此刻身处异地,但心中依然牵挂着那些远离尘嚣的朋友。他们或许正像赵师秀一样,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欣赏着窗外的月亮和松树。这首诗歌通过叙述作者秋天的漂泊经历以及对远方的怀念,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孤独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贵溪夜泊寄赵昌甫》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5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赵师秀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由于政治斗争和战争的影响,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远离官场,回到家乡临安(今浙江杭州)过上隐逸生活。在回乡的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贵溪夜泊寄赵昌甫》。
这个时期的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而南方的内部政治斗争也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但赵师秀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参与其中。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