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
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
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
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
迢迢玉溪波,近昨尝再经。
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
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
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
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
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
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
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
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
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
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
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
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
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
归来安稳否,薰风入林坰。
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
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长者逐渐离去,健在者寥若晨星。
与老者告别南昌,我已度过十个春天。
人生离别频繁,梦中好像生了翅膀。
玉溪之水浩渺悠长,最近又再次经过。
家世复杂波折,四处奔波哪能停歇。
远在山中盼望重逢,日夜挂念不可安宁。
不仅是辜负约定,连书信都沉入深海。
向人打听您的消息,只听说安康如意。
意外得到您两卷诗书,安慰我漂泊的心。
感激您的关爱,让我的心找到了归宿。
您的文章写于晚年,字迹仍显年轻。
在西湖边诵读您的作品,感动了孤山的精灵。
您去了崆峒旅游,我常常寄信问候。
欣慰的是您还精神矍铄,为我们留下了典范。
听闻您曾经去过繁华都市,想必是会见韩与丁。
在郡斋等待已经很久了,要在山涧亭子住上几夜。
今年春天晴朗的日子不多,涧水应该还很冷。
您归来的生活是否安定,吹过树林的风带来您的信息。
愿您在异地安居,闲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虽然见面尚无定期,忽然就如在江湖中的萍水相逢。
去完善
释义
耆旧:这里指年老的故人。
豫章:古代郡名,位于江西省,是赵师秀所在的地区。
草木青:形容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象。
人生几堪别:意思是人生中有多少次告别。
梦寐生羽翎:梦里出现翅膀,表达了诗人渴望飞翔的意愿。
玉溪:当指南明河上游的一段,流经广西境内。
晨星:形容稀少。
携家事多难:带着家中琐事和问题。
日夕:傍晚时分。
扃:门闩,这里指关门。
尺书:指书信。
沈冥:消失。
康宁:健康安宁的状态。
堕来两卷什:收到的来自章泉赵昌甫的两卷诗作。
飘零:形容游子在外流浪。
故意弘:指诗人的创作意图深远。
字画犹壮龄:赞美章泉赵昌甫书法的挺拔苍劲。
诵之西湖滨:在杭州西湖边诵读其作品。
孤山灵:杭州西湖孤山的神灵。
崆峒:山名,位于甘肃省。
邮铃:传递信息的人或物。
韩与丁:可能是指当时的友人或其他人物。
郡斋:地方官署中的书房。
涧上亭:山涧边的亭子。
泠泠:形容水流的声音。
薰风:和风,南风。
林坰:树林的边缘地带。
玉骨:美好的品质。
殊庭:异域之地。
江湖萍:指分离后的重逢,如同湖上的浮萍偶然相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怀念之情和敬仰之意的诗作。诗人首先描述了老一辈的凋零,强调其难得与可贵,进而以“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表达对老辈人物深厚的感情。随后,诗人表达了他对离别、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友消息的关切。同时,诗人还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受到的慰藉以及他们的作品对其的影响。最后,诗人表达对故友的期待和祝愿,表达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的敬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前辈的深深缅怀,展现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通过描绘画面的手法,表达了其诗人地位的象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前后,也就是南宋理宗宝祐年间。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人。
在诗人的创作生涯中,赵师秀因屡试不第,曾一度寄寓临安(今浙江杭州)和奉化(今属浙江)等地,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从而形成了他诗歌中的关注民生、讽喻时政的特点。
在南宋晚期,社会政治腐败,外患严重,民族矛盾尖锐。赵师秀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他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表达对章泉赵昌甫的感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