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易道士

标题包含
赠易道士
仙帔画霞雪,多年侍玉宸。 古于庄子貌,贵似吕公身。 诗好当开板,丹灵不化银。 旧山新筑观,惟梦得归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神仙身着画有云霞和白雪的衣袂,多年来侍奉在君王身边。他的形象古老如同庄子的相貌,尊贵如同吕公的身姿。他写诗的美好就像打开了一块木板,内里的诗意显现出来;他的灵性如同未化银的古丹。他过去居住的山头已经重新修建了道观,只有梦境中才能频繁地回到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仙帔:道士的法衣。 2. 画霞雪:指道士服上的图案像绚丽的晚霞与洁白的雪花。 3. 侍玉宸:在皇帝的身边做道士。 4. 庄子貌:借指清瘦脱俗的外貌,这里可能暗示这位易道士外形有点像庄周。 5. 吕公身:借指尊贵的身份,这里可能暗示易道士地位较高。 6. 开板:指开启道观的大门。 7. 丹灵:道教炼丹的术语,指炼成的仙丹具有神秘的力量。 8. 不化银:意为不要将炼丹所得化为金银财宝。 9. 旧山:诗人故乡的山区。 10. 新筑观:新建的道观。 11. 惟梦得归频:只有梦境中才能常常回到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赠易道士》是一首描绘道士形象和生活场景的诗歌。诗人赵师秀以道教文化为背景,通过描述易道士的外貌、身份和品行,展现了道士修炼生活的神秘与崇高。 首联“仙帔画霞雪,多年侍玉宸”,表现了易道士身着华丽道教服饰的形象,以及他多年侍奉道教的美好愿景。其中“霞雪”象征着道士仙风道骨的威严与高洁。 颔联“古于庄子貌,贵似吕公身”,通过对比庄子与吕洞宾两位道家名人,表现出易道士庄重的神情和超凡的气质。其中“吕公”是吕洞宾的别称,暗含了易道士对于道家仙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诗好当开板,丹灵不化银”,讲述了易道士在炼丹过程中的独特技艺,彰显了他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修行精神。同时,“诗好”还暗示了易道士富有文采的一面。 尾联“旧山新筑观,惟梦得归频”,描述了易道士与家乡深厚的联系,以及他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其中“归频”表达了诗人对道士修炼成仙之后能频繁返回故乡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充分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独到见解和对易道士的敬意。通过对易道士形象的刻画,赵师秀传达出了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易道士》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2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赵师秀主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担任地方官职,他的一生都在南宋朝廷供职。 在南宋时期,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然而,由于统治者对文人士大夫的礼遇和重视,诗歌创作仍然十分活跃。这一时期的诗人,无论是歌颂祖国河山的壮丽,还是关注民间疾苦,都体现了南宋文人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赵师秀作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点。 在《赠易道士》这首诗中,赵师秀表达了对易道士高洁品行的赞美和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写道:“道人住深山,行坐白云间。不知尘世事,聊以乐天年。”表达了易道士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心态也反映了当时部分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危亡、民生疾苦时,寻求内心宁静的一种精神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