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标题包含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闲为宝,人间热似焚。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老师已经沉默不语,我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只知道佛光照耀着大地,曾经管理过雁山的云彩。世界上的闲暇是宝贵的,人间的喧嚣像火一样炽热。在靠近筠州的郡斋里,安静地坐着度过秋分时节。
去完善
释义
1. "无言师":指赵师秀的一位僧人朋友,因其沉默寡言而得名。 2. "道院":即寺院,佛教修行的地方。 3. "佛照子":指赵师秀的另一位僧人朋友,因其对佛学有深入研究而得名。 4. "雁山云":代指名山大川的美景。雁山位于江西上饶市广丰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5. "天下闲为宝":指珍惜难得的闲暇时光,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 6. "人间热似焚":形容世俗纷争如同烈火焚烧一般热烈而炽热。 7. "筠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江西省南部。这里指的是赵师秀居住的地方。 8.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中点。这一天昼夜平分,预示着天气转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无言师还道院求诗”,表达了诗人赵师秀对禅意和人生的思考。诗人以“师已无言矣”开篇,凸显出无言的师者形象的神秘与深奥。随后,他以第二句设问:“今吾何所云?”表现出自己的疑惑和思考。接着诗人提到“佛照子”、“雁山云”,似乎在阐述某种哲理或禅宗思想。第四句“天下闲为宝”则暗含了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以“人间热似焚”表达了对纷繁俗世的批判,并以“筠州郡斋近”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将禅意融入其中,展现了一幅人生哲理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道院修行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赵师秀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次,赵师秀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成功。因此,他选择在道院修行,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一过程中,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写下了许多描绘道院生活的诗篇。 最后,赵师秀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南宋王朝的衰落。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们往往会对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赵师秀也是如此,他在道院修行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