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日游栖霞庵

标题包含
秋日游栖霞庵
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 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满怀兴致走进孤独的村庄,精神专注在那平静的池塘上。菊花盛开让人嫌弃小路太窄,荷叶落尽感觉池塘更宽阔。树影映在悬崖边的房屋上,远处的山上传来阵阵钟声。清新游览并没有让人感到疲倦,恰是新月照亮了松间的关口。
去完善
释义
1. 乘兴:随兴致所至;趁着高兴的时候。 2. 孤村:指偏僻的村落。 3. 神凝:精神专注;心神凝聚。 4. 秋水:秋天的水,这里借指秋天的景色。 5. 嫌:不满意;认为不好。 6. 径:小路;道路。 7. 荷尽:荷花凋谢。 8. 觉:感觉;觉得。 9. 林影:树林的影子。 10. 悬崖屋:建在悬崖边的房屋。 11. 钟声:寺庙里的钟声。 12. 何处山:远处的山峰。 13. 清游:清静的游览。 14. 殊未倦:一点也不疲倦。 15. 初月:新月的意思,指刚刚升起的月亮。 16. 松关:松树间的关门。
去完善
赏析
《秋日游栖霞庵》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描绘秋日游玩山水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以栖霞庵为背景,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悠然心境。 首联“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表达了诗人兴致盎然地进入孤独的小村庄,精神沉浸在秋天的水色之中。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颔联“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描述了菊花盛开时道路显得狭小,荷花凋谢后池塘感觉更宽阔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秋日的变化和生命的更替,同时也传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物变迁的感慨。 颈联“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描述了树林的影子投射在悬崖上的房屋,而钟声从远处的山中传来。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身处宁静山林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禅意的领悟。 尾联“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表明诗人在这次清逸的游玩中丝毫没有疲倦,而初升的月亮照耀着松林的关卡。这一联以初月与松关作结,既突出了夜晚宁静的氛围,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游栖霞庵》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秋季游览栖霞庵时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出游时的心境和对风景的欣赏。 赵师秀生活于南宋时期,他在青年时期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文人,以诗歌创作闻名于世。在他的生活中,他曾游历过许多名胜古迹,栖霞庵就是其中之一。 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了隐居或游历山水,以求心灵的宁静。赵师秀也不例外,他在游览栖霞庵时,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了诗歌之中,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