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示五峰僧

标题包含
示五峰僧
峰形如掌翠相环,头白山僧引客看。 积叶坏来泥径滑,斜阳移去石桥寒。 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 分我一峰于此住,与师相聚愿辞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形状如同手掌,四周环绕着翠绿的山林,满头白发的老和尚引领客人观赏美景。 堆积的树叶损坏了泥土小径,使得行走变得困难,夕阳斜照下,石拱桥显得有些寒冷。 最近听说了瀑布的位置,寻找起来感觉还很遥远,想摘些容易得到的菖蒲,却觉得非常困难。 请分给我这座山峰让我在此居住,与我师傅相聚在一起,我愿意辞去官职。
去完善
释义
1. 五峰:地名,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西南部的五峰山,以五座尖峰得名。 2. 示:教导或指示的意思。 3. 翠相环:指山间的绿色环绕着山峰。 4. 头白山僧:年纪大的僧人。头白是头发花白的形象,表示年老的意味。 5. 引客看:引领客人观看。 6. 积叶坏来:意思是因落叶积累而导致道路难行。 7. 泥径滑:泥土小路滑溜不好走。 8. 斜阳:傍晚的太阳。 9. 石桥寒:走过石桥时感到寒冷的景象。 10. 瀑布寻还远:寻找瀑布需要花费时间且路途遥远。 11. 易得菖蒲采极难:容易找到菖蒲但需要努力采集。 12. 一峰:一座山峰。 13. 分我:让我分享,这里指的是给予作者自己一峰之地。 14. 与师相聚:指与五峰山的僧人在一起。 15. 愿辞官:愿意辞去官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与山僧友情的诗。首先,诗人以“峰形如掌翠相环”来形容五峰山的壮观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五峰山的形状和绿意盎然的景象。接着,通过“头白山僧引客看”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山僧的热情好客。 然后,诗人在描述山间小径的情景时,使用了“积叶坏来泥径滑,斜阳移去石桥寒”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此外,通过“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寻找瀑布时的迷茫,以及在采摘菖蒲时的喜悦。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辞官来到这里,与山僧共享山水之景、共叙友情,体现出诗人向往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和超脱世俗的决心。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五峰僧》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国对峙,政局动荡不安。赵师秀作为南宋文人,其人生际遇亦受时局影响。 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历任县令、州官等地方职务,颇有政绩。然而,他始终未能跻身朝廷中枢,颇有些怀才不遇之感。这种心情在他的一首名诗《约客》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以及友人失约后的失落心情。 在《示五峰僧》中,赵师秀表达了对五峰僧人的关爱和期望。五峰山位于浙江临海市,当时为佛教胜地。赵师秀以儒家士大夫的身份,对僧人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坚守佛门清规,弘扬佛法,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