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停帆

标题包含
停帆
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 野梅皆是刺,滩水不为冰。 里数讹难准,官称俗可憎。 欲登岩石坐,有吏复无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船只经过河边小屋,停下船却未能靠岸。 野外的梅花都是带刺的,河滩的水不会结冰。 村庄之间的距离很难准确判断,官方的称呼在本地看来很俗气。 想要登上岩石坐下来休息,却又担心有小吏来打扰。
去完善
释义
1. 舟:船。 2. 梢人屋:梢人的居所。梢人,指江边以撑船为生的人。 3. 停帆:停止行船。 4. 野梅皆是刺:野外生长的梅花树都有刺。这里可能指梅花树上的刺多,也可能暗示自己受到的讽刺和攻击很多。 5. 滩水不为冰:河滩边的河水没有结冰。这里可能是说河水流动不止,就像时间的流逝一样无法阻止。 6. 里数: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距离。 7. 讹:错误。 8. 难准:难以确定。 9. 官称:官员的名号。 10. 俗可憎:世俗的事情让人感到厌恶。 11. 欲登岩石坐:想要登上岩石坐下来。这里可能是想表达作者想要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思考人生。 12. 有吏复无朋:有一些官员却不交朋友。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之间存在利益关系,缺乏真正的友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停帆》,是一首描绘江上行船时所见的景物和作者感受的诗。诗人以舟过梢人屋的视角,展现了水乡的特色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不满。在诗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感悟力,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将客观的景象与主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停帆》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其时正是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 作为南宋的文人,赵师秀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但因科举不顺,仕途并不如意。他曾两次参加礼部考试,但均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仍然坚持创作诗歌,抒发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在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尤其是苏州、杭州等城市,更是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赵师秀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