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叶侍郎送红芍药

标题包含
叶侍郎送红芍药
雕栏迎夏发奇葩,不拟分来野客家。 自洗铜瓶插欹侧,暂令书卷识奢华。 旧游尚忆扬州梦,丽句难同谢脁夸。 应被花嗔少风味,午窗相对一杯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装饰精美的栏杆迎来了夏天的奇特花朵,这些花儿不属于乡村的家庭。 我亲手清洗了铜瓶,小心翼翼地将花儿插进去,使书籍和花共同营造一种奢华的氛围。 回忆起过去的游览经历,尤其是扬州的梦,美丽的诗句难以与谢脁相比。 或许因为我对花的了解不够深入,使得这朵花感到生气,然而,在中午的窗边,我们依然可以相对而坐,共饮一杯茶。
去完善
释义
1. 叶侍郎:南宋时文学家、诗人叶适,曾任吏部侍郎。 2. 雕栏:指宫殿或豪华宅第的装饰性的石栏杆。 3. 迎夏:迎接夏天的到来。 4. 发奇葩:开出奇特的花。 5. 不拟分来野客家:不用分到乡下的野舍中去。 6. 铜瓶:古代用来插花的瓶子。 7. 插欹侧:形容插花的位置歪斜不正。 8. 暂令书卷识奢华:暂时让书卷也见识一下这样的华丽景象。 9. 旧游:过去的游玩经历。 10. 扬州梦:指杜牧《遣怀》诗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意指繁华如梦。 11. 丽句难同谢脁夸:优美的诗句很难与谢脁相比拟。 12. 花嗔:花好像在责怪。 13. 少风味:缺少情味。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叶侍郎送红芍药》中,诗人赵师秀借芍药花的美丽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品味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和思考。诗人首先通过描述红芍药花在雕栏上的盛开,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气质。接下来的两句则传达了诗人的自省之心,他反思是否应该将这朵花分享到乡野之家,而选择让它生长在铜瓶之中,陪伴自己度过每一个书香弥漫的日子。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回忆起了昔日的扬州游历,那里的美景如画让他流连忘返。然而,尽管诗人在用华丽的词藻描绘着芍药花的美丽,却无法像谢脁那样在诗作中大加赞美。这两句诗暗含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自我期许和对前辈的敬意。 最后,诗人以“应被花嗔少风味”收尾,暗示了花儿也许会因为他的低调赞美而感到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让这种情绪蔓延开来,而是选择在午后悠闲的时光中,与花儿一同品茗,享受生活中的恬静与美好。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哲理,呈现出一幅生动且富有诗意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叶侍郎送红芍药》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收到友人赠予的红芍药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赵师秀曾任吏部侍郎,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诗人交情甚好。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许多文人志士选择投身于诗歌创作,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赵师秀在这首诗中,描述了收到友人赠送的红芍药时的喜悦心情。这种红芍药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珍贵花卉,象征着友谊、热情和美丽。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赵师秀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