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千日

标题包含
千日
千日方过半,何因便得还。 就令凡事易,不及一身闲。 种术怜官地,登城忆自山。 苦吟无爱者,写在户庭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的日子,时间才过去了半程,什么时候能回家呢? 尽管事事都变得容易了,却比不上能够拥有一身的清闲。 在官方的土地上种植庄稼,想到自己曾经登过的山。 苦苦思索着没有答案的问题,只能把它写在家门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方:才。2. 半:一半。3. 何因:为什么。4. 便:马上。5. 得:得到。6. 就令:即使。7. 易:容易。8. 及:比得上。9. 怜:喜欢。10. 官地:指官场。11. 登:登上。12. 忆:回忆。13. 自:自己。14. 山:山水。15. 苦吟:反复推敲诗句。16. 无爱者:没有喜欢的人。17. 写:写诗。18. 户庭:门户庭院。
去完善
赏析
《千日》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在流寓生活中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千日方过半”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离家的日子已经很久了。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生活中的琐事和身心的安逸,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种术怜官地,登城忆自山”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官地上种植树苗和在登山时回忆故乡的景象,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最后,诗人以“苦吟无爱者,写在户庭间”作结,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旧坚持诗歌创作,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日》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是在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无法确定。诗人在此期间,曾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如江淮制置使、四川安抚使等,但他对仕途并未抱有很大的期望。由于政局动荡,诗人一度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他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诗歌,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千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这导致了一些有志之士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赵师秀作为一位文人,虽然身居官场,但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这首诗中,他以“千日”为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