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
小舟随处去,幽意日相亲。
野草胜荷叶,轻鸥似逸人。
闲思此湖水,曾洗几京尘。
甚欲营渔屋,空虚未有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船四处飘荡,悠闲自得的感觉日渐亲近。
杂草比荷叶还要茂盛,轻盈的海鸥就像那洒脱自在的人儿。
不禁想起这片湖水,曾经洗净了多少京都的尘埃。
真的很想在此建造一间渔屋,但现实却是空空如也,找不到合适的契机。
去完善
释义
1. 小舟:这里指的是诗人乘坐的小船。
2. 随处去:指诗人随意地前往各个地方。
3. 幽意:诗人的隐居之意。
4. 日相亲:每日与隐居之意更加亲近。
5. 野草胜荷叶:比喻湖边的野草比荷叶更为茂盛。
6. 轻鸥:轻盈的海鸥,这里用来形容隐逸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7. 逸人:指隐逸之人。
8. 闲思:诗人闲暇时的思考。
9. 此湖水:此处所指的湖水,可能是诗人所在之处的湖水。
10. 曾洗几京尘:这里用湖水曾经洗涤过许多城市中的尘埃来暗喻诗人所经历的世事繁华。
11. 京尘:京城的尘埃,代指世事的繁华。
12. 营渔屋:营造渔屋,即诗人想要建造一个渔屋以供居住。
13. 空虚:一无所有,这里指诗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实现这个愿望。
14. 未有因: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或原因。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小舟”为题,抒发了自己无拘无束、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首联描绘了诗人乘舟游历各地,与清幽的景致日渐亲近的景象。颔联则借由“野草”和“轻鸥”的形象来凸显诗人超然物外、飘逸脱俗的个性。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湖水的一片深情,以及沉思过往的美好回忆。尾联流露出诗人渴望过上更为宁静的渔村生活,却似乎总因内心空寂而无法如愿以偿。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隐逸之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舟》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赵师秀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自幼才华横溢,但因种种原因并未得到科举的青睐。他曾在朝廷任职,但由于官场腐败、党争激烈,他对仕途产生了厌倦之情。后来,赵师秀辞官归隐,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为伴。这首《小舟》正是他在归隐生活中创作的诗歌之一。
在《小舟》的创作时期,南宋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现象。一方面,士大夫阶层享受着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普通百姓却生活在贫困之中。赵师秀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痛心。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