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倪道士之庐山
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
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
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最近刚刚告别地肺山,本来一直住在天台山。
这次有仙鹤同行而出,没有白云陪伴返回。
所到之处都可以借用道教房舍,吟诗抒怀之门随时打开。
又听说庐山之行已经结束,空闲之时来看瀑布。
去完善
释义
1. 地肺:指天目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在古人看来,此地山水秀美,犹如大地上的肺脏。
2. 天台:指浙江天台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3. 鹤:在此处指的是仙鹤,寓意道士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4. 无云:比喻毫无阻碍,轻松愉快的心情。
5. 道房:道士居住的地方。
6. 诗板:古代诗歌题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写诗的勤奋。
7.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闻名于世。
8. 瀑布:庐山瀑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瀑布”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赵师秀的这首《送倪道士之庐山》,描绘了倪道士即将离开故地前往庐山的情景。开篇两句“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表达了他即将离开繁华的世俗之地,回到自己原本居住的天台,这里暗含着对于道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则通过白鹤高飞的形象,传达出倪道士的高洁品质。而“无云”则暗示了尘世纷扰都被抛在身后,表现出了作者远离红尘纷扰的心境。
“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则是对于道士生活的设想:他将在庐山找寻合适的住处,在那里开辟自己的诗歌天地,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两句“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庐山风景的喜爱,同时传达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整首诗以抒情为主,既展现了庐山的美景,又体现了诗人向往宁静生活的理想,以及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倪道士之庐山》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赵师秀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时期。此前,他曾担任过江西南康通判、福建汀州通判等职,但因官场黑暗,厌倦了世俗纷争,于是辞官归隐。然而,他的生活并未因此得到改善,反而陷入贫困交加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赵师秀写下了这首《送倪道士之庐山》。
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与赵师秀的处境密切相关。南宋光宗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得赵师秀对现实感到失望,渴望寻求心灵的慰藉。而庐山作为道教胜地,历来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往修行求道。因此,赵师秀在这首诗中将倪道士比作仙人,祝愿他能在庐山找到心灵的归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