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岩居僧

标题包含
岩居僧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乐闲,是南宋著名的文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考证,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170年至1219年间。 赵师秀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打开山门,四周环绕着石壁,整日在山间幽静的地方,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来攀登。一只飞鸟掠过寒冷的树枝,几朵花摇曳在翠绿的藤蔓上。用冰雪之水来烹煮茶,点燃佛前的油灯散发出香气。我也是那追求隐逸的人,为什么感觉自己像这个寺庙里的僧人一样呢?
去完善
释义
1. 开扉:打开门扉。 2. 石层:石头台阶。 3. 尽日:一整天。 4. 过:飞过。 5. 寒木:冬天不落叶的树木。 6. 摇:摆动。 7. 翠藤:绿色的藤蔓。 8. 茗煎:煮茶。 9. 冰下水:冰水。 10. 香炷:点燃香烛。 11. 佛前灯:佛像前的灯。 12. 逃名:逃避世俗名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间岩石缝中的僧人生活情景。首联“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写出了僧人居住的环境偏远且幽静。颔联“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则通过描写飞鸟、花朵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环境的宁静祥和。颈联“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描述了僧人的生活细节,泡茶用的水是凝结的冰块,燃香的则是供于佛像前的灯火,诗人以此表现僧人对生活简朴而庄重的态度。尾联“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是诗人的自我剖析和感慨,诗人称自己也是一个避世的人,为何不能像这位僧人一样坚守内心的信仰与生活的信念呢?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中隐僧的生活态度及与世无争的心境,使得读者陶醉其中并产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岩居僧》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隐居于山岩之中的僧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 首先,我们来看诗词的创作时间。《岩居僧》创作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年代。在这段时间里,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避世隐居,寻求心灵的慰藉。赵师秀作为一名南宋诗人,也深受这一时代氛围的影响,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表达隐逸思想的诗歌。 接下来,我们来看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赵师秀在南宋时期历任州县官职,但他对于官场生活并不热衷,反而更加向往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在诗中描绘的岩居僧形象,实际上是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理想——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上宁静致远的生活。 最后,我们来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纷纷选择隐逸。赵师秀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创作《岩居僧》等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