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留守相公继示雅章
两两台符世仰瞻,高怀冲淡厌华簪。
经纶器业时方赖,难遂南阳卧草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世人仰望的两台机器面前,高雅的心怀对世俗的繁华感到厌倦。在需要治理和培养人才的时代,很难实现像南阳那样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台符:即台辅,古代三公的别称,这里指太师或太保之位,是最高官职的尊称。
2. 高怀:高尚的胸怀,指品行高洁的人。
3. 冲淡:淡薄名利,性情恬淡。
4. 华簪:华丽的头饰,借指富贵之人或显贵的生活。
5.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6. 器业:才干与功业。
7. 时方赖:当下正是需要之时。
8. 南阳: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地区。
9. 卧草庵:比喻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两两台符世仰瞻,高怀冲淡厌华簪”中,“台符”指的是高级官员,诗人以此描绘出留守相公地位崇高,受人敬仰的形象。同时,“高怀冲淡”意味着他拥有超凡脱俗的品质,淡泊名利,并不喜欢华丽的生活。
颔联“经纶器业时方赖,难遂南阳卧草庵”中,“经纶器业”意为治理国家的才能与事业,诗人认为在这关键的时期,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留守相公的才华与领导。然而,即便有如此高的成就,诗人却表示留守相公难以过上像诸葛亮那样闲适的田园生活,暗含了诗人在称赞其政绩的同时,也为他无法完全放下政务而略感遗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留守相公继示雅章》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仁宗时期(公元960年-1063年),具体年份未详。
在创作这首诗时,文彦博正担任留守相公之职,负责京城东京的政务管理。他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曾历任枢密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对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与留守相公共同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诗中提到“共期千载后,长作太平民”,表达了诗人对后世美好生活的期许,以及希望通过政治努力,使百姓过上太平盛世的生活。这正是当时北宋文人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