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标题包含
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 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 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 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 儿啼不入门,敢辞身狥公。 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 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矗立的高城紧锁着傍晚的云气,远方的水面倒映着秋天的天空。如今出门在外,心情犹如随风飘荡的蓬草。驶入浅沙地带的路被阻断,令人生悲的是车辆陷入困境。并非没有舟楫可以借力,但冤枉的道路并非我所追求的方向。虽然欣赏过泉水和石头的趣味,可只是暂时游览无法长久停留。孩子哭泣着不让我进门,我敢辞去官职来为大家服务。虽然在梦中回到了家,实际上仍在外奔波劳碌。披着衣服再次起身,那受惊的鸿雁在西风中悲鸣。
去完善
释义
1. 高城:指城市的高墙。 2. 锁:笼罩。 3. 夕霭:傍晚的云气。 4. 远水:远方的水面。 5. 秋空:秋天的天空。 6. 行役:指出差或者旅行。 7. 展转:形容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8. 飞蓬:飞散的蓬草,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心情。 9. 浅沙:浅滩上的沙子。 10. 断:断绝,消失。 11. 车辙穷:车辙是指车轮碾压过的痕迹,这里形容道路艰难。 12. 舟楫利:舟楫是船的意思,利表示有利,这里有乘船便利的意思。 13. 枉道:指绕远的路。 14. 泉石趣:山泉水和小石头的趣味,这里指山水的乐趣。 15. 暂到:暂时到达。 16. 徒:只是。 17. 门:家门。 18. 儿啼:孩子哭泣的声音。 19. 敢辞身狥公:敢,敢于;辞,推辞;身,自身;狥公,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20. 梦归身未归:梦见回到家乡,但实际上还没有回到家。 21. 薄宦:官职卑微。 22. 真池龙:真正的大鱼。 23. 披衣:穿衣服。 24. 起坐:起床。 25. 惊鸿:受到惊吓的鸿雁。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一次短暂而又忙碌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真实的笔触描绘出所见所感,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收获。首联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天空高远,城市被夕阳笼罩,显得宁静而安详。紧接着,诗人用“展转如飞蓬”表达了他的心境,这种心境既包含着无奈,又寓含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颔联和颈联讲述了旅途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道路坎坷、车马劳顿等。然而,尽管路途艰难,但诗人并没有选择捷径,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旅途中,他虽然辛苦,但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最后一句通过“惊鸿鸣西风”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心灵触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是北宋诗人余靖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余靖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过谏议大夫、翰林学士等职,但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被贬到地方任职。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这使他的诗作具有深厚的民生关怀。 在北宋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但时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当时的水利设施并不完善,一旦遇到大旱或大水,农田往往会受到严重损失,导致粮食短缺,引发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余靖深入基层,实地调查旱情,反映了民众的生活困境,以及他们对政府救济的期盼。 在《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这首诗中,余靖通过对乡村夜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村遭受旱灾的景象。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面临的困境的愿望。这首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