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
行不得也哥哥。
瘦妻弱子羸牸驮,天长地阔多网罗。
南音渐少北音多,肉飞不起可奈何。
行不得也哥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兄长,实在难以前行。
娇妻与幼子皆弱小不堪重负,四处密布罗网,世事纷繁无奈。
南方之音日渐稀少,北方之音此起彼伏,命途飘渺,束手无策啊,兄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鹧鸪:一种鸟的名字。古人常用鹧鸪的叫声来形容悲伤的声音,这里的“行不得也哥哥”就是鹧鸪的叫声。
2. 瘦妻弱子羸牸驮:形容家境贫寒,妻子瘦弱,孩子幼小,耕牛疲弱。
3. 天长地阔多网罗:指天地广大,但生活艰难,处处都有困境。
4. 南音渐少北音多:指南方的音乐逐渐减少,北方的音乐增多,暗示南宋的衰落。
5. 肉飞不起可奈何:指人的理想无法实现,只能无奈接受现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鹧鸪》,是南宋诗人邓剡所作。作者以鹧鸪鸟的叫声为引,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行不得也哥哥"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鹧鸪鸟的叫声,寓意着作者在现实中遇到了阻碍和困境,无法前行。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与妻子、孩子生活中的艰辛情景。“瘦妻弱子羸牸驮”,意味着他们的生活环境困苦,生活条件艰难,就像瘦弱的母牛一样辛苦劳作。"天长地阔多网罗"则表达了他们在广阔天地间遭受的种种磨难和不幸。
接下来的“南音渐少北音多,肉飞不起可奈何。”两句,则是形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南方的音乐逐渐式微,北方的音乐愈发盛行,就如同肉身不能飞翔,实在是无奈至极。这里,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感伤情怀,也反映出他对时代变迁的忧虑。
最后,再次出现“行不得也哥哥”,与开篇呼应,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奈。整首词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感慨,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下的痛苦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是南宋末年诗人邓剡所作。邓剡,字光荐,号中斋,他擅长诗文,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抒发了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的动乱时期,当时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国家陷入危亡的境地。邓剡作为南宋文臣,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心情沉重。他在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表达了昔日繁华已逝,今朝只见鹧鸪悲鸣的感慨。
这个时期的邓剡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被贬谪,后来又被召回朝廷。然而,南宋末年的政治腐败,朝廷内部的争权夺利,使他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之情的《鹧鸪》。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