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
两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 侍疾番禺药,行封海道纶。 孤穷空后死,俯仰欲谁亲。 不尽西州泪,陶阡杳去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们是一对亲兄弟,我和母亲相依为命。 在番禺照顾生病的母亲寻找药方,海上的船只像是通往天堂的道路。 生活困苦,无所依靠,孤单中度过余生,我想与何人亲近? 无尽的泪水,西州的路渐渐消失在尘土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两公兄弟我:将两位公比喻为邓剡自己,此处为邓剡自喻。 2. 侍疾番禺药:番禺是广州的古称,这里是指照顾母亲治疗疾病。 3. 行封海道纶:描述朝廷的封赏下达到海边的情景。 4. 孤穷空后死:意思是孤独贫穷的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5. 俯仰欲谁亲:表达诗人感慨无处寻求亲情。 6. 不尽西州泪:西州是古代广州的别称,这句表示广州的泪水无穷无尽。 7. 陶阡杳去尘:陶阡是指陶渊明的墓地,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希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邓剡对齐魏国夫人的哀悼之情。诗人以“两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开篇,表达了对齐魏国夫人的尊重和怀念。接下来,通过描述在番禺为她侍疾、在海道被封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关爱和敬仰。诗中“孤穷空后死,俯仰欲谁亲”则表达了失去齐魏国夫人的悲痛和孤独。最后,“不尽西州泪,陶阡杳去尘”用西州之泪和陶阡之尘,象征了齐魏国夫人的离去和她一生的光辉事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是南宋末年诗人邓剡创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79年,正值南宋灭亡的前夕。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内忧外患,蒙古铁骑横扫中原,南宋的灭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邓剡,字光燮,号中斋,是南宋末年的名臣、文学家。他在宋理宗时期任职显要,但在宋度宗继位后被贬谪至江西赣县。这一时期的邓剡见证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蒙古铁骑的侵略暴行,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在《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这首悼亡诗中,邓剡通过悼念魏国夫人的逝世,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日益衰败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格调描绘了魏国夫人的形象,以及对她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魏国夫人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的描述,揭示了南宋末期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