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
暑夕不能寐,起坐林间亭。
啮鼠欺黑月,流萤乱飞星。
星河光淡泊,不辨草树青。
泥泥凉露下,稍稍残梦醒。
幽虫故儿女,私语如相譍。
邻钟自何来,迢迢入孤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热夜难以入睡,起身坐在林间的亭子里。
老鼠在月光下活动,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飞舞。
星空的光芒微弱,无法分辨草丛和树木的颜色。
露水湿润凉爽,渐渐把我从梦中唤醒。
小虫子们低声交谈,就像是在互相回应。
附近的钟声从哪里传来?远远地传入我孤独的倾听中。
去完善
释义
1. 暑夕:夏季的夜晚。
2. 啮鼠:老鼠啃咬食物的声音。
3. 黑月:指夜晚天空没有月光的时候。
4. 流萤:飘动的萤火虫。
5. 星河:银河。
6. 淡泊:暗淡,不鲜明。
7. 泥泥:湿润的样子。
8. 凉露:凉爽的露水。
9. 幽虫:指在夜间活动的昆虫。
10. 女儿:此处指虫鸣之声如同女子在窃窃私语。
11. 私语如相譍:像是互相回应的低声细语。
去完善
赏析
《暑夕》是南宋诗人邓剡的一首描绘夏夜景色的诗。诗人在林间亭子中难以入睡,起身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中以啮鼠、流萤等意象展示出夏夜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又通过星河、草树、凉露等元素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诗中还有幽虫的窃窃私语,以及远处的钟声,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暑夕》是南宋诗人邓剡在公元1276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个时期,南宋已面临蒙古军队的侵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作为南宋官员和文学家的邓剡,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
当时,邓剡因抗金有功而被任命为御史台侍御史,但因朝政腐败,他直言敢谏的性格受到排挤,最终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贬谪期间,邓剡亲身经历了战乱、饥荒等苦难,这使他更加关心民生疾苦,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这个时期,南宋与蒙古之间的战争愈发激烈,南宋军队在战争中屡屡败北,国土不断沦丧。邓剡在暑夕之时,仰望星空,感叹时局艰难,以“趁月呼酒”的消极心态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中得到充分体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