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报先寺

标题包含
报先寺
我是人间未了僧,苍崖如梦昔经行。 炉中香愿犹余烬,石上精魂又一生。 绝嶂猿啼惊犬吠,四山屏合护钟声。 何当缘业人间满,孤拥秋衾坐五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是尘世尚未完成的僧人,过去的时光如同梦中的苍崖一般流逝。 炉中的香火愿望仿佛还留有燃烧过的痕迹,石头上的灵魂再次重生。 险峻的山峰间,猴子啼哭的声音打破了狗的吠叫;四周群山像屏风一样守护着钟声。 何时因缘际会,众生充满世间,我将独自怀抱秋天的被子,静坐到五更天明。
去完善
释义
1. "报先寺": 报先寺是位于四川的一处古刹,相传是唐朝僧人海通修建的。 2. "我是人间未了僧":“未了僧”指的是未能完全舍弃世间烦恼的僧人。 3. "苍崖如梦昔经行":苍老的山峰如同梦幻,过去我常常在这里走过。 4. "炉中香愿犹余烬":烧香拜佛的愿望还如同炉中的余烬一样存在。 5. "石上精魂又一生":石上的灵魂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6. "绝嶂猿啼惊犬吠":险峻的山峰上猿猴的啼叫声和狗吠声互相呼应。 7. "四山屏合护钟声":四面群山环绕如屏风,保护着寺庙的钟声。 8. "何当缘业人间满":什么时候这人世间的因缘才能圆满? 9. "孤拥秋衾坐五更":孤独地抱着秋天的被子坐在五更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报先寺》,为南宋诗人邓剡所作。邓剡曾受到周密、陆游等诗人的称赞,他的诗词感情深沉,意境高远,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报先寺的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我是人间未了僧,苍崖如梦昔经行”,诗人以“未了僧”自比,暗示自己尚未摆脱红尘俗世的羁绊。这里的“苍崖如梦”则是通过对报先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思。 颔联“炉中香愿犹余烬,石上精魂又一生”,诗人用“炉中香愿”比喻自己的心愿,而“石上精魂”则象征报先寺的神圣和历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者的怀念以及对信仰的坚守。 颈联“绝嶂猿啼惊犬吠,四山屏合护钟声”,通过对报先寺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静谧和庄严肃穆。这里,诗人运用“绝嶂猿啼”和“四山屏合”两个形象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报先寺的壮丽景色。 尾联“何当缘业人间满,孤拥秋衾坐五更”,诗人表示,待到因缘果报完全实现之时,他将独自守着秋天的夜晚,度过漫漫长夜。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信仰的坚定,也透露出他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风格深沉,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报先寺的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信仰的坚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报先寺》是南宋诗人邓剡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78年至1282年之间,当时南宋政权逐渐衰弱,元军入侵,江南地区生灵涂炭。在此背景下,邓剡为避战乱,寓居绍兴的报先寺,并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诗篇。 邓剡与文天祥关系密切,两人在抗元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文天祥被俘后,邓剡也在其囚禁期间给予了许多关爱与支持。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覆灭,邓剡的命运也愈发悲凉。在这首诗中,邓剡以悲痛的心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