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冰澌
琮琤何得,响空濛、却似鸣榔声沸。望里平江横雪岭,驾断虹梁渔市。若有神驱,如遵帝遣,瞬息层峦峙。南阳龙奋,滹沱凝合犹此。遥想苏武穷边,霜鸿夜渡,蒿目吟寒视。铁骑街枚还疾走,瑟瑟风摇旗帜。月白沙明,云凝地裂,四野悲徊至。羁魂牢落,我身今在何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水的灵秀与音乐的回荡相融相通,回荡的声音如同捕鱼时敲击榔头的声音一样响亮。望去平坦的江面上似乎浮现出白雪覆盖的山岭,仿佛横空架起的彩虹和市集的鱼贩。就像有神灵在推动,又像遵循着帝王的命令,瞬间就在层层山峦中显露出一条道路。如同南阳的卧龙苏醒,也像滹沱河凝固在一起般的神奇景象。想象一下,苏武当年在边境受苦,霜冻中的大雁连夜迁徙,他眼中所看到的都是寒冷的景象。突然有铁骑从街上快速经过,旗帜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月亮照亮了白色的沙滩,云朵在地面上凝结,四周荒野上的回声传来了悲伤的情感。就像灵魂被困住无法逃脱,我现今身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去完善
释义
1. 琮琤:象声词,形容水石撞击的声音。
2. 空濛:指模糊不清的景象。
3. 鸣榔:用榔头击船舷发出声响以惊鱼入网。
4. 平江:这里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5. 虹梁:指彩虹般的桥梁。
6. 南阳:古郡名,在今河南省西南部。
7. 滹沱: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
8. 苏武:西汉大臣,曾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在牧羊十九年后回到汉朝。
9. 霜鸿:指秋天的鸿雁。
10. 蒿目:远望的样子。
11. 街枚:古代行军时,兵士口衔枚以防喧哗。
12. 瑟瑟:风声。
13. 白沙:白色的沙滩。
14. 羁魂:指受困的灵魂。
15. 牢落:孤独无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交相辉映的诗词。首先,诗人用“琮琤何得”描述了水声与远处的渔市之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热闹的景象。接着,诗人以南阳龙和滹沱河的典故来形容眼前的美景,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随后,诗人回顾了苏武的艰难境遇,表现了其关注历史和人物命运的心情。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战场景象,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最后,诗人以“我身今在何世”自问,表达了对自己身处的时代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又有深刻的历史人物反思,给人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冰澌》是南宋著名词人邓剡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76年,即宋度宗咸淳二年。当时邓剡作为南宋官员,担任吏部尚书兼国子祭酒等职。
在邓剡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末期金兵入侵、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南宋皇帝赵构为了避战自保,采取屈辱的议和政策,向金称臣纳贡,使得百姓疾苦加深,国家形势日益严峻。邓剡作为一个正直有抱负的文人官员,对国家的现状深感痛心。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爱国情怀。
《念奴娇·冰澌》一词描绘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借以表达了作者期待国家振兴的心情。"晚潮落,晓霞生,晴浦岚光敛。渐卷西风,被庐山一带,断霞相映。落木无声,江波无气,空忆羊裘槛。白鸥飞去,野鸥飞起,辽廓江湖远。"词中的景物描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流露出邓剡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