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标题包含
满江红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敧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馀香歇。 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 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王母的仙桃酒,我亲身沉醉于那如同春日般浓厚的氛围中。谁能相信鹿群拾起鲜花时,浪潮翻滚过海中的宫殿。皱着眉头的美人如山中婉转的溪流,头发梳理时就像云彩轻轻颤动。遗憾的是沙尘暴穿透了汉宫的衣裳,香气消散。 霓裳飘散,庭院的花儿凋落。即使在昭阳宫的燕子,也很难再说出什么。想象一下,春天的铜雀台,美梦破碎,泪流满面。只有琵琶的声音传出边境,没有玉佩的声音在月光下回响。又怎么能知道,有一个客人在深夜弹奏悲伤的歌曲,酒壶都碎了。
去完善
释义
1. 王母: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居住在天上的瑶池; 2. 仙桃:指天上的仙桃树,此处以仙桃代指仙桃般的美好事物; 3. 九重:天宫的别称,此处用其象征皇家宫廷; 4. 鹿衔花:寓意美好的景色,语出《列子·汤问》中的故事; 5. 浪翻鳌阙:形容波浪翻滚的景象; 6. 眉锁娇娥:描绘女性美貌的形象; 7. 髻梳堕马: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 8. 汉宫:汉代宫殿,这里泛指皇宫; 9. 霓裳:指华丽的服饰,源自唐代《霓裳羽衣曲》; 10. 庭花:庭院里的花朵; 11. 昭阳燕:意指美女与君王共度良宵; 12. 铜雀:即铜雀台,东汉时期建筑,后来成为曹操宴乐的地方; 13. 悲歌:悲哀地歌唱; 14. 壶敲缺:指酒壶破裂,意味着饮酒过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饱满的激情与奇特的想象勾勒出一幅悲壮的画面。词人借助于丰富的神话故事及历史传说,如“王母仙桃”、“九重春色”、“鹿衔花”等,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这首词是南宋文学家邓剡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78年,正值南宋末年。此时金国已灭,但蒙古铁骑南下,宋室岌岌可危。诗人以豪放派的手法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邓剡,字光荐,号中斋,又号文委老人。他的父亲邓雍,母亲刘氏,都是绍兴有名的士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南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外患频繁,使得他的成长环境充满忧虑。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蒙古军队攻占临安(今浙江杭州)后,邓剡被俘至大都(今北京),最终释放南归。他的这段经历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写作《满江红》时,他以激昂慷慨的笔调,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