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同游

标题包含
赠同游
此囗风雨后,已觉减年华。 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 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雨过后,时光已匆匆流逝。 要想等到一切平静下来,恐怕难以再看到花儿盛开。 夜晚的管弦之声急促传来,榆树柳树在江边映出倾斜的影子。 不要再看归去的路,让我们一起醉倒在这酒家里吧。
去完善
释义
1. 此口: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2. 减年华:指岁月流逝,人的年龄逐渐增长。 3. 若待皆无事:意指如果等待所有事情都没有发生。 4. 应难更有花:表示很难再看到花开的美景。 5. 管弦:指音乐,这里指宴会上的演奏。 6. 榆柳:榆树和柳树,这里用来形容江边的美景。 7. 向江斜:向着江水方向倾斜,形容树木的形态。 8. 且莫:不要,表否定。 9. 同须醉:一起尽情畅饮。
去完善
赏析
《赠同游》是唐代诗人杨凝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时光的感慨,又有对同伴友谊的珍视。 首联“此囗风雨后,已觉减年华”描绘了在一场风雨过后,诗人感受到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无奈。这里的“减年华”与“风雨后”相互呼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体验的深度思考。 颔联“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意味着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困扰,如果总是等待一切都风平浪静,恐怕花儿都早已凋零。诗人以此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可能的美好时刻。 颈联“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描述了夜晚时分,管弦之声此起彼伏,榆柳之影摇曳生姿,展现了自然界和人文生活的和谐共处。这一景象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尾联“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则表达了诗人和同伴们共同追求欢乐、忘却烦恼的决心。在这里,诗人以酒家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同游》是唐代诗人杨凝所著的七言绝句,创作于公元742年至756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唐朝的盛世——开元、天宝年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杨凝作为一个年轻的士人,有着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见解。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社会经济逐渐走向衰落,这也使得杨凝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 在《赠同游》这首诗中,杨凝以“春风吹破海棠花”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诗句,他以柳树喻指自己,表达了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心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