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书怀

标题包含
春日书怀
柔风散原野,百草摇春心。 丛薄曜阳彩,嘤鸣调好音。 节物一以变,万感集素襟。 玄发不常居,华景无停阴。 胡为苦贫贱,征尘翳瑶簪。 萱叶覆堂阶,荆花感晴林。 明当理星驾,归息清溪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风吹拂过原野,百花在春日里摇曳生姿。阳光透过丛林,鸟儿在树林中欢快地歌唱。随着季节的变化,内心的情感也愈发丰富。时光流逝匆匆,美好年华不会停留。为何总是困于贫贱,让风尘掩盖了美丽的花朵?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如同照料花草一样,整理思绪,回归到宁静的生活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春日书怀》注释如下: 1. 柔风散原野:柔风,和风。原野,平原田野。 2. 百草摇春心:百草,各种花草。春心,春天的景象和气氛。 3. 丛薄曜阳彩: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曜,照耀。阳彩,阳光照射下的彩色。 4. 嘤鸣调好音:嘤鸣,鸟儿叫声和谐。调,协调。好音,优美的声音。 5. 节物一以变:节物,季节景物。一以变,全部发生变化。 6. 万感集素襟:万感,种种感慨。素襟,白色内衣,借指内心。 7. 玄发不常居:玄发,黑发。不常居,不能长久保留。 8. 华景无停阴:华景,美景。无停阴,没有停止的时候。 9. 胡为苦贫贱:胡为,为什么。苦,苦于。贫贱,贫穷低贱。 10. 征尘翳瑶簪:征尘,征途上的尘土。翳,遮蔽。瑶簪,玉簪。 11. 萱叶覆堂阶:萱叶,萱草的叶子。堂阶,房屋的门庭台阶。 12. 荆花感晴林:荆花,紫荆花。感,感受。晴林,晴朗的天空和树林。 13. 明当理星驾:明当,明天就。理,整理。星驾,华丽的马车。 14. 归息清溪浔:归息,休息。清溪浔,清澈的小溪边。
去完善
赏析
《春日书怀》是一首抒写田园生活乐趣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诗词。开篇两句“柔风散原野,百草摇春心”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景象,柔风轻轻吹拂,百草摇曳生姿,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紧接着,诗人以“丛薄曜阳彩,嘤鸣调好音”描述了阳光穿透丛林、鸟儿啼鸣的场景,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感慨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节物一以变,万感集素襟。玄发不常居,华景无停阴。”表示季节更替,万物都在变化,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同时,诗人意识到年华易逝,青春难再,不禁对过去的美好时光产生了怀念之情。 然而,现实中的困窘令诗人感到无奈与忧虑。“胡为苦贫贱,征尘翳瑶簪。”面对生活的艰辛,诗人的满头青丝也逐渐变得苍白,而荣华富贵的日子似乎总是遥不可及。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萱叶覆堂阶,荆花感晴林。”暗示尽管生活充满曲折,但他依然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快乐的源泉。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摆脱困境,过上安宁的生活。“明当理星驾,归息清溪浔。”意味着他决定放下过去的纷扰,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书怀》是南宋诗人姚镛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9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分裂,战乱频发,社会矛盾尖锐。姚镛身为文人,对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创作这首诗时,姚镛正处于人生低谷。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仕途不顺。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将心中的忧虑和感慨化为笔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来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时期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的国家政治腐败,军事疲弱,对外战争频繁失利。民间疾苦重重,民生艰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姚镛通过《春日书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