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桐庐道中

标题包含
桐庐道中
两岸山如簇,中流锁翠微。 风帆逆水上,江鹤背人飞。 野庙青枫树,人家白板扉。 严陵台下过,不敢浣尘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两座山峰紧密相连,江水中央锁住一片葱郁的景致。 帆船溯水而上,江鹤在人背后飞翔。 旷野中的寺庙边有青枫树,民居的白墙上是木门扉。 在严陵台附近走过,连尘土都不敢拂去。
去完善
释义
1. 桐庐:古县名,今属浙江省杭州市。 2. 簇:量词,用于聚集的东西。 3. 锁:锁住,把……围住。 4. 翠微:翠绿的山色,也指山水风光。 5. 逆水:水流动的方向与船只行进方向相反。 6. 江鹤:江边的仙鹤,形容优雅脱俗的生灵。 7. 野庙:荒野中的小庙宇。 8. 青枫树:绿色的枫树,此处象征秋天的到来。 9. 白板扉:白木板做的门。 10. 严陵台:在浙江桐乡县,古有严光(子陵)隐居于此,后人建祠纪念他。 11. 浣:洗,清洗。
去完善
赏析
《桐庐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镛在行舟途中所见的江边景色。诗的开头“两岸山如簇,中流锁翠微”,形象地勾勒出山峦起伏、江水蜿蜒的地理特征,展现出大自然的雄奇之美。接着,“风帆逆水上,江鹤背人飞”描绘了航行的景象,逆风中的船帆和天空中翱翔的江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而“野庙青枫树,人家白板扉”则勾勒出了渔村风光。田野间的青枫树与白色的民居相互映衬,展现出乡野之景的美丽与宁静。最后,“严陵台下过,不敢浣尘衣”,道出了诗人经过严陵台时的感慨。这里曾是东汉隐士严子陵隐居之地,面对这充满历史印记的地方,诗人不禁心生敬畏,不敢在此洗去尘世的烦恼。 整首诗以其精炼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富有层次感和动态感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风光,又蕴含了对历史的思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桐庐道中》是南宋诗人姚镛创作的一首描绘旅途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当时南宋政权日渐衰微,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姚镛依然坚持诗歌创作,用文字记录下他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姚镛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他在旅途中看到祖国的壮丽河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平,共同努力让祖国繁荣昌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