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上超古还径山

标题包含
送上超古还径山
相见忽秋初,言诗足起予。 身虽披坏衲,手未释群书。 双径云多润,诸山木易疏。 此心超万古,禅诵特其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相遇正值初秋时,谈论诗歌令人充满灵感。 虽然身着破旧僧衣,却从未放下过书本。 山谷中的云雾湿润繁多,群山间的树木稀疏容易辨识。 这颗心灵超越了千年历史,禅修和颂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超古:即超脱尘世之意。 2. 还径山:表示回到径山修行。 3. 披坏衲:穿着破旧的僧袍,形容生活简朴。 4. 释群书:放下各种书籍,表示专心致志修行。 5. 双径:指径山东西两侧的山道。 6. 云多润:云雾滋润,形容环境优美。 7. 木易疏:树木容易生长稀疏,表示自然环境良好。 8. 禅诵:禅修与诵经,是佛教徒的主要修行方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虽然身披破旧的僧袍,却仍然不释卷、手不释卷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双径和树木稀疏的山景,展现了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后,诗人以“此心超万古,禅诵特其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表明内心的超脱不仅仅是通过禅诵来实现的。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风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上超古还径山》是南宋诗人姚镛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05年之间,这是南宋时期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存在。 姚镛本人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轨迹和人生经历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许多特点。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为对现实不满而选择辞官归隐。这样的决定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相符,因为许多文人都希望在山水田园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此外,姚镛的这首诗也与当时的禅宗文化密切相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内心的顿悟和禅定的修炼。在这个背景下,姚镛通过描写超古和尚归隐径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认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