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 其一
满树椶花满迳松,解鞍才是暝楼钟。
上方月白山云静,看见东南一两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个小径上满是松树和棕榈,它们绽放着花朵,照亮了道路。这时我才意识到,天已经暗下来,楼上传来了钟声,提醒人们休息。在山顶之上,月亮明亮地照耀着,山间的白云宁静而美丽。我抬头向东南方向望去,只看到两三座山峰点缀在那里,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过夜,住宿
2. 护国寺:寺庙名
3. 观:观看
4. 晦翁先生:指周敦颐,字茂叔,号晦庵,又称晦翁,宋代哲学家
5. 题名:题字,留名
6. 满树椶花满迳松:满树的棕树花和满路的松树
7. 解鞍:卸下马鞍,表示休息
8. 才是:刚刚是
9. 暝楼钟:昏暗的楼和钟声
10. 上方:指寺院的高处
11. 月白:月亮明亮洁白
12. 山云静:山间的云朵宁静
13. 看见:呈现出来
14. 东南一两峰:东南方向的一两座山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护国寺过夜时看到的景色和感受。首句“满树棕花满径松”描述了寺庙周边的风景,满是棕树的果实和松树的小径,给人以静谧的感觉。第二句“解鞍才是暝楼钟”意味着诗人在夜幕降临时才抵达寺庙,这时已经传来了寺院晚钟的声音。
第三句“上方月白山云静”则描绘了夜晚的山景,月亮皎洁,山间的云层显得格外宁静。最后一句“看见东南一两峰”则是诗人远眺所见,东南方向的两座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 其一》是南宋诗人姚镛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宋理宗淳祐年间(公元1241年-1252年),当时姚镛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姚镛正值壮年,他的诗词技巧已经趋于成熟。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的国势已经相当衰弱,北方的蒙古帝国对南方的疆土虎视眈眈。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危机,但仍然无法挽回颓势。这种时代背景为姚镛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 其一》以怀念著名学者朱熹为主题,表达了姚镛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姚镛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姚镛卓越的诗才,还能够感受到他在那个特殊时期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