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标题包含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石城山下桃花绽, 宿雨初收云未散。 南去棹,北归雁, 水阔天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 惆怅春心无限。 忍泪蒹葭风晚, 欲归愁满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石头城下的桃花正在绽放, 刚下过一阵雨,天上的云还没散去。 南边的船,北归的大雁, 水面宽阔,天空遥远,让人断肠。 靠着小楼的情绪懒洋洋的, 惆怅的春天里,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愁绪。 含着眼泪,蒹葭风吹晚来, 想要回家,却又满脸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注释】 1. 石城山: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2. 宿雨:隔夜的雨。 3. 南去棹:指从南方归来的船只。 4. 北归雁:指从北方飞回的大雁。 5. 水阔天遥:形容水域辽阔,天空高远。 6. 倚楼:站在楼上。 7. 惆怅:失意,伤感。 8. 春心:春天的心情,这里指对爱情的渴望。 9. 忍泪:忍住眼泪。 10. 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离别。 11. 风晚:晚上起风的时候。 12. 欲归:想要回家。
去完善
赏析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赏析: 这首词以石城山下的桃花为背景,描绘了春天里的美好景象。“宿雨初收云未散”一句,通过描绘雨后的天空,展现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而“南去棹,北归雁”则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下阕的“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面对春天的美景,诗人却显得情绪低落,似乎有些惆怅。这或许是因为他想念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也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烦恼。 结尾两句“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在瑟瑟的寒风中,诗人忍着泪水,心中充满了忧愁。这种情感表现得非常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37年至943年之间,此时正值南唐的建立初期。在这段时间里,冯延巳作为南唐中主李璟的重臣,深受信任,曾担任尚书令、左仆射等要职。 这一时期的南唐,在李昇(即南唐烈祖)和李璟的统治下,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由于地处南北宋交界地带,南唐始终面临着北方强敌的威胁。因此,冯延巳在这首词中描绘了石城山下的美丽景色,借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同时,冯延巳的词风受到晚唐五代婉约派词人的影响,注重情感的表现和语言的优美。在这首《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中,他以桃花盛开的美景为引,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五代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