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鹭亭送运判张全翁

标题包含
白鹭亭送运判张全翁
一寸逍遥气自春,等闲语默见天真。 艰难世事尝来徧,平淡交情久更亲。 会面只惊蓬鬓改,离亭还折柳条新。 世间冷暖随通塞,三纪如常有几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分别离的闲适气氛如同春日一般,平常的言语与沉默中流露出自然天成的真性情。经历无数艰难世事,友谊在平平淡淡之中愈发亲密无间。再次相逢时,惊讶于彼此的白发苍苍,离别时在长亭依依惜别,折下嫩绿的柳枝寄予深厚的情感。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就如道路通畅或堵塞,历经沧桑的三十年间,又有多少人能相伴如初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鹭亭:古代送别的地方,多设在路边或渡口处。 2. 送运判张全翁:送行给担任运判的张全翁。运判,负责漕运的官员;张全翁,即张全翁,诗人友人。 3. 一寸逍遥气自春:意指诗人的心中充满了自由自在的气息,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充满生机。 4. 等闲语默见天真:无论言语还是沉默,都能展现出诗人的率真性格。 5. 艰难世事尝来徧:经历了很多世事的艰辛。 6. 平淡交情久更亲: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7. 会面只惊蓬鬓改:再次相见时,感叹彼此的头发已经花白。蓬鬓,形容头发蓬松杂乱。 8. 离亭还折柳条新:在别离的亭子里,折取柳枝作为纪念。 9. 世间冷暖随通塞:人世间的冷暖变化总是伴随着人生的起起伏伏。 10. 三纪如常有几人: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呢?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白鹭亭送运判张全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张全翁的离别之情。诗人以平和的语气描述了友情、岁月和世态的变迁,以白色鹭鸟为载体,表达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绘出诗人和友人的相处状态,两人的关系既亲密又自然,仿佛是春日里的悠闲气氛。第三句中的“艰难世事”可以理解为他们一起经历的世事沧桑,而第四句则强调尽管经历了风雨,但他们的友情却变得更加深厚。 第五句中的“会面只惊蓬鬓改”形象地描述了多年未见面的老友再次相见时,因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令人感伤。第六句中的“离亭还折柳条新”则是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人的习俗,这一场景既充满了伤感,也透露出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世间冷暖随通塞,三纪如常有几人”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洞察和感慨。他意识到,生活中的冷暖变幻犹如道路的畅通和阻塞,往往难以预料,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真正能够保持恒定的人并不多。这句话既是对友情的勉励,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提醒自己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要保持平常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白鹭亭送运判张全翁》,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黄履所创作的。诗中的“白鹭亭”位于浙江嘉兴县的一座古亭,因亭边有白鹭栖息而得名。诗人在此送别友人张全翁,表达了深厚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这一时期的南宋,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剧变。诗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感国家命运的沧桑和历史的无常,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深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黄履生活在南宋的中后期,他在青年时期便踏上了漫长的仕宦生涯。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遭受贬谪,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被迫隐居山林。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也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