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隠松桧。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余清,幽律惊爽籁。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更余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西北方向有一座庙宇,洁净无尘,仿佛超脱世外。
这次旅行一直未能实现,很高兴能和高尚的贤达相聚。
深邃的禅房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险峻的亭子隐藏在苍松翠柏之间。
漫步在这荒芜的小路上,沿途的草木茂盛,轻拂过我的车盖。
初冬时节,这里依然保持着清爽的气息,悠扬的旋律如同林间清爽的风声。
我们边走边转向城市的角落,正午时分,天空的云彩显得黯淡无光。
经历了六朝的三百个春秋,观览古迹,心中不禁生出深深的感慨。
当年的繁华如今已成寒灰,官宦们已消失在烟雾之中。
景阳宫的那口古井中,龙王已经沉底,只剩下围栏上的雕刻仍在警示世人。
此外还有那三块石头,沉默地静静相对。
我看这地方已经破败不堪,百姓生活如同鱼在水中崩溃。
民众的财富被一点一滴耗尽,民众的生命犹如草芥般脆弱。
那些富丽堂皇的楼阁和贵族的骄奢行为,共同造就了深重的罪孽。
过去的诗人曾写下《黍离》一诗,表达他们的忧虑和忧虑。
偶然间,这里勾起了我的思绪,已然触碰到南荣先生的告诫了。
去完善
释义
1. 招提:僧舍,这里指代永庆寺;
2. 洒然:轻松愉快的样子;
3. 高轩:贵官的车子,这里借指达官贵人;
4. 邃室:深广的屋子;
5. 危亭:高高的亭子;
6. 松桧:松树和桧树,比喻年老的官员;
7. 荒径:荒废的小路;
8. 蓊密:草木茂盛的样子;
9. 拂轻盖:挥动华美的车盖;
10. 开冬:秋冬季节的开端;
11. 幽律:深沉的乐音;
12. 爽籁:清爽的风声;
13. 城隅:城墙一角;
14. 亭午:正午;
15. 六朝:南京历史上的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16. 金舆:皇帝的车驾;
17. 簪笏:官员的冠饰和手板,借指官员;
18. 龙沈景阳井:指的是景阳井的传说;
19. 三品石:位于江苏扬州的一处古迹;
20. 我视此邦倾:我看这个国家要灭亡了;
21. 民财尽锱铢:人民的钱财都耗尽了;
22. 民命轻草芥:人民的生命如同草芥一样不值钱;
23. 三阁与十宾:指当时朝廷的三公和十位辅佐大臣;
24. 大憝:元凶;
25. 昔人赋黍离:诗人用《黍离》的典故来表示自己的忧国之情;
26. 南荣诫:南荣是南方的一个地名,此处暗指南宋。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是宋代诗人黄履的一首抒怀诗。该诗通过对游览永庆寺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首联“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描绘了永庆寺所处的环境,寺庙位于城市的西北方,环境清幽,仿佛超脱尘世。这里用“招提”代指寺庙,表达出诗人对寺庙环境的赞赏。
颔联“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表达了诗人这次出游的愉悦心情,能与高雅的朋友一同游玩,让诗人感到欣慰。同时,这也为下文描写游览过程作了铺垫。
颈联至尾联主要描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形容庙宇建筑之宏伟壮观;“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和“开冬含余清,幽律惊爽籁”则表现了诗人漫步山林时的畅快感受;“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揭示了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开始抒发感慨。“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诗人感叹历史的变迁,曾经的繁华都已化为乌有,只剩下遗址供后人凭吊。此外,“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揭示了历史遗迹的象征意义,强调了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现实的批判。“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痛心,表达了对民众困苦生活的关切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的抱负和决心。“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诗人以古人借黍离之殇表达忧国忧民之心作为自己的榜样,表示自己也将为国家民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是宋代诗人黄履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0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诗人黄履,字服民,号峤南,福建省福州市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南宋初期,他曾在朝廷担任要职,后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在这次贬谪期间,他游览了永庆寺,并写下了这首《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在诗中,黄履描述了自己游览永庆寺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他通过观察寺中的陈井,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叹息。同时,他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黄履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他的命运也受到了时代的牵制。然而,尽管遭遇挫折,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在《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中得到充分体现,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的优秀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