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题紫极宫钟阜轩
十里龙盘走势来,此轩清对此山开。
日华先觌东方出,春令长瞻北斗回。
地压灵鼇为胜境,城迁巧冶作瑶台。
何年隠几成余志,世味于今已似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里的蜿蜒盘旋,像是游龙般伸展开来,这边的高雅居所正对着山景大开。阳光首先照亮东方,春天的气息在抬头仰望北斗星的时候弥漫回来。此地如同神仙的胜境,而城市则像是精工巧制的瑶台仙境。是什么时候有了隐逸的想法呢,现在看来,世间的味道已经变得像尘土一样淡薄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十里龙盘:指南京城的地理特征,如卧龙般盘踞在江畔;
2. 紫极宫:即钟山(又称钟阜)上的道教建筑群,包括山下的紫极宫和山顶的北极阁等;
3. 日华先觌东方出:意为早晨在此轩内可先见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4. 春令长瞻北斗回:因春天昼长夜短,晚上在此轩内可见北斗星逐渐降落;
5. 地压灵鼇:暗含南京钟山的地理定位,即所谓“地脉”的重要节点;
6. 城迁巧冶作瑶台:指的是明初南京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借用了道家仙境的概念;
7. 隠几:坐在床榻或椅子上倚靠著书的几案,比喻隐居生活;
8. 世味于今已似灰:作者感叹如今世事变幻无常,红尘俗世已经如同灰烬一般无法把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紫极宫钟阜轩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了景色,通过“十里龙盘”来形容山势的险峻和变化多端,同时以“此轩清对此山开”表达出诗人对环境的亲近与欣赏。颔联进一步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用“日华先觌东方出,春令长瞻北斗回”来表达诗人观察的细致入微和对季节更替的独特感受。颈联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地点的神秘感和城市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尾联抒发个人感慨,作者希望有一天能在此地实现隐居的志向,超脱尘世纷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静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使读者在领略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为南宋诗人黄履所作,此诗名为《十六日题紫极宫钟阜轩》。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158年。此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南宋与金朝对峙,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诗人黄履生活在南宋末年,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族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患意识。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紫极宫钟阜轩这个宁静的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认同,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去完善